曹雪芹大传(全14册) 第二回 01(第1 / 2页)
李鼎想了一下,断然地说:“不!你在船上。”说完,不容他再争,随即踏上跳板。
到了岸上,不觉茫然。李鼎从没有一个人上过街,此刻不知道是该坐轿,还是步行。坐轿,轿子又在什么地方;步行,又该往哪道而去。
踌躇了一会儿,总算想通了,且到了人烟稠密处再作计较。于是左右顾视,看出市镇是在东面,便安步当车地走到了大街,居然找到一顶待雇的小轿,招招手说:“抬我到垂虹桥。”
“少爷,”轿夫问说,“垂虹桥长得很,是哪头?”
“不管哪头,只要是垂虹桥就行。”
看到李鼎自告奋勇,李煦颇为欣慰。这几个月来,一直有个念头盘旋在他心里:由于平郡王跟“十四爷”的关系,更有李绅从中联络关照,李、曹两家将有一个新的局面。但自己望七之年,就能逞强也不过几年的好景,以后全靠小辈得力。曹家的“四老爷”忠厚有余,精明不足,自己儿子聪明倒有余,就是不务正业。聪明不务正,比老实无用更坏,怎么得能拿他的纨绔习气,狠狠针砭一下才好?
不想,居然他能自己觉悟,往正业上去巴结。虽然催办对象这些小事,用不着他管,但为了鼓励起见,特意凑他的兴,把这件事看得很重要,指定二总管温世隆,带四个得力的家人“跟大爷去办事”。
一下了船,李鼎便即发话:“我在吴江坐镇,你们五个人,由世隆为头,分派一下,四面去催,第四天上午回吴江会齐,一起回苏州。”
温世隆答应一声:“是!”却与他的四个伙伴,面面相觑,不知道李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鼎的确很聪明,一看他们的脸上,便看到他们的心里。灵机一动,不妨将计就计,做个半隐半显的说明。
轿夫心知这是个不通庶务的大少爷,不必多问,只将轿杠倾倒,等李鼎一上了轿,抬起就走。天热不放轿帘,两面窗户洞开,极便眺望。李鼎只是拍着扶手板催快,及至垂虹桥在望,遥见柳荫下泊着一艘灯船,猜想船中必有天轮,宽心大放。
渐行渐近,证实不误。因为莲文就站在船头上。停了轿,李鼎从荷包里掏出一块碎银,扔给轿夫,同时喝道:“快走,快走!”
等空轿抬走,李鼎方定睛看去:这艘灯船制作颇为讲究,确可称为画舫,“盟鸥”小匾,署名“悔庵”,竟还是尤侗的手笔。
“快上来!”莲文在喊,“跳板走好。”
“老爷子老说我不务正业,可不想一想,也得有正业让我干才行啊!我特为讨这么一桩差使,只要表示,我不是不想做事、不肯做事。这么热的天,我不会在家纳凉,要来吃这趟辛苦?光凭这一点,就可以知道了。如今只有辛苦你们几位,务必催齐了,让我漂漂亮亮交差,完事了,我请大家喝酒。”
“是这样?”温世隆笑道,“早知如此,大爷根本也不必还跑一趟,在哪里躲两天,等我们把差使办妥了再回家,不更省事?”
“已经来了,也不去说它了。反正我在吴江的朋友也很多,上岸混两天再说。”
于是船到吴江,温世隆带着他的伙伴,分道出发去办事。李鼎看看时候差不多了,便向跟来的一名老仆与柱子说:“我要到洞庭东山去看个朋友,后天傍晚回来,你们俩留在这里看守。”
“大爷,”柱子说,“我用不着在船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