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大传(全14册)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音(第3 / 4页)
[点评37]生活故事,难免分岔,而这是会影响可读性的。真实性与可读性,小说家要掌握这一平衡。
[点评38]黛玉何苦对贾母、凤姐都不讨厌的刘老老如此“促狭”?似亦有伏笔在焉。
[点评39]黛玉这样耍贫嘴,不多见,说明她已与环境融合,却未面对生死攸关的爱情。
[点评27]曹雪芹未必懂得或赞成“卑贱者最聪明”的毛泽东名言,但他安排的这个最穷最没文化最与环境不协调的人确实很聪明,而且有福气,福大命大——例如比极端轻视她的妙玉黛玉命大多了。
[点评28]不知这是否透露一点雪芹的民本主义、民粹主义观念萌芽。
[点评29]正因为宝钗知道那两句是哪里来的,这会儿才说是“不知是那里来的”。
[点评30]这近乎一种有原则的关心,与人为善的批评教育,为了你而与你斗争。诚乎?伪乎?反正宝钗已经胜了一筹。
[点评31]禁书自来有。禁书的魅力自来有。禁得自欺欺人自来有。反正还是要禁自来有。终于自律自禁(其实也就不劳禁了)自来有。
[点评17]从与老老一起在园内耍到生病看病,有时间的顺序,但并无情理的必然,《红楼梦》的叙事线索若隐若现。
[点评18]应对举止阵式,都写得极像那么回事。
[点评19]既无大病,便宜说得从容随意些。
[点评20]不要因为人家找你看病就卖弄起来。
[点评21]尤为至理名言。“红”对儿科学亦有贡献焉。
[点评32]自古就有“文化安全”的考虑。
[点评33]读书而不明理,不如不读,其实是至理名言!但要看谁来衡量。
[点评34]“读书有害(至少是无益或者叫作无用)论”,“红”已有之。
[点评35]耕种买卖无大害,讲得好!(可以想见四方皆害的被害包围情状。)
[点评36]读杂书而不可救,险矣哉,吓死人了。
[点评22]评点者有言:人类历来面临两类问题,饿出来的与撑出来的。
[点评23]这种交代似无多大意思,只是更像一切实有其事。
[点评24]在在细节,处处真实,事事具体,笔笔不漏。
[点评25]以药品作礼物馈赠,不知是不是中国文化的独有。
[点评26]哪一世修来?修成了神、佛、菩萨?最后帮助了败落后的贾家人丁。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或曰:吉人自有天相。刘老老者,吉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