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婚姻,都有一次绝望】《亲密关系》 第2章(第1 / 1页)
但是一个人要成熟,必须走出去,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同理心与共情力。
而对亲密关系的学习更重要,它让我们体会心与心之间的连接,灵魂与灵魂的碰撞。
这里的亲密关系并不仅限于男女的爱情关系,与父母、与伴侣、与子女,甚至与最好的朋友。
只要两个人的关系深到一定程度,内心向对方敞开到一定程度,无论是家庭、朋友、恋人,都算是亲密关系的一种。
学习如何做自己,同时在关系中与他人互动,在关系中实现自己的成长,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克里斯多福·孟把这个过程分解为:月晕期、幻灭期、内省期、启示期。
月晕期就是蜜月期,两个人看彼此的时候都加了一层完美滤镜,怎么看都顺眼,如胶似漆,亲密无间;
幻灭期,双方开始看到对方的缺点,这个人怎么根本不是我看上他的时候的样子,内心生出失望和遗憾;
内省期,对方的缺点越来越多,同时,自己也有机会从中反省自身的问题,是不是我看他的角度变了?
是不是我自己也变了?我们开始正视内心真实的自己;
我们要投入几个月、几年,而不是几天、几小时的时间,通过很深的互相了解,才能形成一段互相熟悉和喜欢的亲密关系。
婚姻关系里,不只有风花雪月,更多的是柴米油盐;
亲子关系里,不只是母慈子孝,更多的是两代人的隔阂与争端;
人际关系里,不只是理解与体谅,更多的是误解与不耐烦……
打破对完美的想象,不放弃对关系的耐心、对自我的探索,才能在这些日常琐碎中拥有「相看两不厌」的关系。
最后的启示期,两个人接受对方的不足,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共同成长,寻找爱的真谛。
在经歷亲密关系带来的考验时,我们学着面对内心不舒服的感觉,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也学着真实地表达自己,让对方认识你的本来面目,你也才能看到对方本来的样子。
这种心灵的爱不是靠那些让关系升温的技巧得来的,而是跟随内心感受,用真诚的沟通和态度换取的。
当学会平静地面对自己的感觉,只要问题所唤醒的感觉得到了妥善的处理,问题就会神奇地转化为一份礼物。
现代人越来越独立,一个人就一个人,仿佛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