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全集(中英对照) > 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全集(中英对照) 正文 一. 如欲采蜜,勿蹴蜂房

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全集(中英对照) 正文 一. 如欲采蜜,勿蹴蜂房(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我相信你一定无法意识到,由于李将军的逃脱所带来的巨大不幸。本来他已经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假如能将他俘获,再加上最近我们在其他战场所取得的胜利,这场战争此时已经结束了。可是按照目前的形势来推断,战事恐怕会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如果在上星期一的情况下你都不能成功击败李将军,你又怎么可能在他渡河之后再向他发起进攻?何况如今你手中的军队是这么的少,只相当于当时的三分之二。期盼你会成功是件荒谬的事,而我现在已经不再指望你能取得多少建树。你已经将黄金般宝贵的机会白白浪费掉了,这让我感到无比痛心。

那是1842年的秋天,林肯写了一封匿名信讽刺一个自大好斗的爱尔兰政客詹姆斯·西尔兹。林肯把这封信发表在《春田日报》上,镇上的人读了报纸后全都捧腹大笑。西尔兹是个敏感而骄傲的人,知道这件事后简直气炸了。当他查出写这封信的人是谁后,就立刻跳上马背找到林肯,要求与他决斗。林肯本来不想打架,也反对决斗,可是为了自己的名誉却不得不答应下来。他的对手西尔兹允许他自由选择武器。因为林肯的手臂特别长,他就选了骑兵对战用的大剑,并向一位西点军官学校的毕业生学习剑术。到了约定那天,他和西尔兹一同来到密西西比河的河滩上,准备一决生死。万幸的是,就在决斗开始前的最后一分钟,他们双方的同伴出面阻止了这场决斗。

那次决斗是林肯一生中最最可怕难堪的一件事。可是这件事也在与人相处的艺术上给林肯上了极其宝贵的一课。从那以后,林肯再也不曾写过侮辱他人的信,再也没有讥讽挖苦过别人。甚至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几乎再也没有因为任何事而指责过任何人。

在南北战争中,林肯一次次地委派不同的将领前去统率波托麦克的军队,麦克里兰、波普、伯恩赛德、胡克、米德等等,可是这些人却一个接一个地遭遇惨败。严峻的形势让林肯忧心忡忡,他总是怀着失望而沉重的心情,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这个国家有一半的人都在愤怒地指责那些不中用的将领,但是林肯依旧保持着他平和的态度,“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心存宽厚。”他最喜欢的一句格言就是“不要批评别人,免得将来为人所批评。”

当林肯的妻子和其他人都在刻薄地谈论南方人时,林肯总会这样劝说他们:“不要指责南方人,如果我们处在同样的情况下,也会做得和他们一样。”

然而,如果说有人有资格有理由去指责他人的话,那一定就是林肯了。让我们来看看下文这个例子:

指责他人是毫无益处的。你会发现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之中,这样的例子俯首皆是。我们就以西奥多·罗斯福和塔夫特总统之间那场著名的争论为例:那场争论分裂了共和党,让威尔逊得以入主白宫,使他有机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写下了自己勇敢、光辉的一页,甚至还改变了历史。让我们简单地回溯一下当时的情形:1908年,当罗斯福告别白宫之际,他支持塔夫特成为新一任总统,而自己跑去非洲猎狮。当回到美国,他却对继任者的表现大为不满,暴跳如雷。他指责塔夫特因循守旧,想让自己第三次当选总统,并组建了一个新的政党——公麋党进行竞选。这一切几乎毁灭了共和党。在那次大选中,塔夫特和共和党只赢得了两个州的选票——佛蒙特州和犹他州,造就了共和党历史上空前的惨败。

西奥多·罗斯福指责塔夫特,可是塔夫特总统是否同样感到自责呢?当然没有。塔夫特双眼含泪地为自己辩解:“我实在不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那样做我还能怎么做。”

究竟谁应该为这灾难性的后果负责?罗斯福还是塔夫特?坦率地讲,我不知道,也并不关心。在这里我想要指出的是,西奥多·罗斯福作出的所有批评指责,都没能让塔夫特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那一切只是让塔夫特竭尽全力地为自己辩护,双眼含泪地反复强调:“我实在不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那样做,我还能怎么做。”

或者,我们再来看看“茶壶盖油田舞弊案”。在20世纪20年代开头的几年里,它一直遭到公众舆论的猛烈抨击,可谓举国震动。在当时人的记忆里,美国政坛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严重的丑闻。下面就是这桩舞弊案赤裸裸的真相:哈丁总统内阁的内政部长艾伯特·福尔,当时负责主持政府在爱尔克山区和茶壶盖地区油田保留地出租的各项事宜。那块油田是政府准备留给未来的海军使用的。这个项目的负责人——福尔是否进行了公开招标呢?他没有。福尔部长把这份肥得流油的工程合约,很干脆地交给了他的朋友爱德华·图海尼。而图海尼又是怎么做的呢?他付给了福尔部长10万美元,当然,他更乐意称之为“贷款”。接着,我们的福尔部长不容分说地使出雷霆手段,命令美国海军开进该地区,把其他竞争者统统赶走,因为他们位于邻近地区的油井,同样吸吮着爱尔克山区的财富。那些被枪口和刺刀强行驱逐的竞争者们,纷纷涌向法庭,揭开了茶壶盖油田丑闻内幕。丑闻一经曝光,其影响之恶劣,毁灭了整个哈丁政府,全国群起哗然,公众极其反感,共和党也几乎垮台,福尔部长也因此锒铛入狱。

福尔遭到了社会的猛烈攻击和一致谴责,事实上,很少有哪个公众人物曾经遭受过这样严厉的谴责。可是,他本人可曾为自己的错误而悔恨呢?不,根本没有!在舞弊案曝光几年之后,胡佛总统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暗示,哈丁总统的死是因为精神上的刺激和内心的忧虑,并将之归咎于当年一个朋友对他的背叛。当时福尔的妻子也在座,一听这话立刻从位子上跳了起来,大声痛哭,紧握着拳头尖叫道:“什么?你说是福尔背叛了哈丁吗?你错了!我丈夫从来不曾辜负过任何人。即使这间屋子全部堆满黄金,也休想诱惑我丈夫做任何坏事。他才是那个被出卖、被无情迫害而钉上十字架的人!”

葛底斯堡战役发生在1863年7月最初的3天里。到了7月4日晚间,南方军的李将军开始率众向南撤退。当时全国乌云笼罩,暴雨成灾,当李将军率领着败军之师退到波托麦克时,发现前方河水暴涨,根本无法通行;而胜利的联邦军队又紧随其后追击而至,李将军和他的军队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窘境,无路可逃。林肯知道了这个情况,意识到这是个天赐良机,可以把李将军的军队俘虏,这场战争也就可以立即结束了。林肯满怀着热切的期望给米德将军下命令,让他不必召开军事会议,立即向李将军的军队发起进攻。林肯先用电报传达了命令,随后又派出一名特使敦促米德即刻采取行动。

可是我们的米德将军又做了些什么呢?他所采取的行动与林肯的命令正好相反。他先是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直接违反了林肯的指示,随后居然还迟疑不决,一再延误战机。米德还发回电报,为自己的行动寻找各种借口,甚至直截了当地拒绝进攻李将军的军队。最后河水退去,李将军就这样带着他的军队逃出了波托麦克。

林肯知道这件事后,大发雷霆。他控制不住地向他的儿子罗伯特大叫大嚷:“他这么做是什么意思?天哪,他究竟是什么意思?李的军队已全在我们的手里了,只要伸一伸手,就能抓住他们了,可是不管我说什么、做什么都不能让军队动一动!在那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将领都能把李将军打败,如果我在那里的话,我自己就能够捉住他!”

在痛苦和失望之下,林肯坐下来给米德写了下面这封信。不要忘记,这个时候的林肯是极其稳重谨慎的,措辞表达非常克制,因此这封写成于1863年的信,可以称得上是林肯所能做出的最严厉的斥责了。林肯这封信的内容如下:

亲爱的将军:

这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人类的天性,做错事的人都只会竭力指责他人,而绝不会责怪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免俗。因此当你我日后想要指责别人的时候,我们就想一想阿尔·卡庞、“双枪手”克劳雷以及福尔这些人。我们要认清这一点:批评就像家养的鸽子一样,它们总有一天会飞回家的。我们还应该知道,我们想纠正或是谴责的人也必然会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并反过来谴责我们。或者,他们会像温和的塔夫特那样申辩:“我实在不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那样做,我还能怎么做。”

那是1865年4月15日,那天早晨亚伯拉罕·林肯奄奄一息地躺卧在福特剧院对面的一家廉价公寓的卧室里。就在那家剧院中,林肯遭到了约翰·威尔克斯·布斯的狙击。林肯斜躺在一张松垮下陷的床上,这张床对他瘦长的身躯来说实在太小了。靠床的墙壁上方挂着一幅波纳尔的名画——《马市》的廉价复制品,一盏煤气灯投射出幽暗惨淡的黄色光晕。

在林肯弥留之际,赶到床前的陆军部长斯坦顿感叹:“躺在这里的,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完美的元首。”

林肯掌握了什么与人交往的成功秘诀呢?我曾经用10年左右的时间来研究亚伯拉罕·林肯的一生,并花费了整整3年的时间,撰写并修改了一部有关他的书,题名为《不为世人所知的林肯》。我相信自己已经对林肯的性格和他的家庭生活进行了彻底详尽、巨细靡遗的研究,任何人都无法再做得更多。而对于林肯为人处世的方式,我更是特别加以留心。林肯是否也会放任自己去批评他人呢?的确有过。当时林肯还很年轻,住在印第安纳州的鸽溪谷,他不但会批评别人,而且还特意写信做诗去讥讽对方,并把他写好的信件诗作扔到人来人往的路上——在那里是一定会被人捡到的。其中有一封信,竟然招致了对方终生的怨恨。

即使林肯成为伊利诺伊州春田镇的一名执业律师以后,他还时常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文稿,公开攻击他的对手。做这样的事他简直是乐此不疲,但也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