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遗孤的掌舵之路 第10章 创业风波:无尽挑战与柔情坚守(第1 / 2页)
说到这里,孙建平教授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后辈的鼓励,也是对徐教授能力的绝对信任。“他不仅仅是一个学者,更是一个梦想家,一个实践者。如果在他的帮助下,你们的项目不仅能够少走弯路,更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稳。”
然而,当提到可能求助于徐教授时,李莫凡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希望之光,却又迅速被自我怀疑所笼罩。“徐教授……他会愿意帮助我们吗?毕竟,我们的项目现在还……”
孙建平教授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中带着令人信服的肯定与鼓励:“徐教授是我多年的挚友,我深知他的为人。但他不会轻易伸出援手,除非他看到你们真正的努力与决心。我会帮你们事先和他说下,约一下你们的见面时间。记住,求人不如求己,但适当的求助也是智慧的一种体现。”
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期望与压力,李莫凡与杜梦婉踏上了前往徐教授办公室的路途。穿过半掩的门后,他们看到了这位传奇人物,他们知道,这将是他们企业命运转折的关键时刻。
“徐教授,您好,我们是……”李莫凡的话音未落,徐教授已抬头,锐利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一切虚伪与浮夸。“我听说,你们遇到了麻烦,是吗?”他的语气直截了当,没有丝毫客套。
“孙老师,是我,李莫凡。我……遇到了一些麻烦,需要您的帮助,请问您方便沟通吗?”电话那头,孙建平教授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一切阴霾,“莫凡啊,你说,在我能力允许范围内,我一定尽力帮你。你是我的得力门生,你创业的事我一直保持关注,创业不容易,它需要多方的支持。”
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李莫凡详细阐述了团队的困境和他们的决心。孙建平教授听后,沉默片刻,随后给出了一个让他们意想不到却又充满希望的提议:“你们来学校一趟,我有个想法,或许能帮到你们。”
他带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站在了孙建平教授办公室那扇似乎承载着无数希望的门前。每一次呼吸都显得格外沉重,手指轻轻扣响门环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紧张与不安。“老师会怎么看待我们的失败?是不是觉得我们太过稚嫩,不足以承载这份梦想?”这些疑问如同重锤,一次次敲击着他的心房。
门在一声轻微的吱嘎声中缓缓开启,孙建平教授那温暖而深邃的目光瞬间将他包围。李莫凡的喉咙微微颤动,却强行压下所有的不安,用最诚挚的声音开口:“孙老师,我们……我们遇到了一些难题。”
孙建平教授示意他们坐下,目光中既有理解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严峻。“详细说说吧,孩子们。”他的话语平和,却仿佛能洞察人心。
李莫凡心中一紧,与杜梦婉交换了一个鼓励的眼神,随即鼓起勇气,将团队的困境、梦想的执着以及从孙建平教授那里获得的推荐信一一呈现。徐教授的表情随着他们的讲述不断变化,时而皱眉,时而点头,似乎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评估。
“你们很勇敢,也很真诚。”徐教授终于开口,但接下来的话却让李莫凡的心再次悬起,“但我不会轻易给你们任何承诺。如果你们能证明自己的价值,愿意为梦想付出一切,那么,我愿意成为你们的后盾。”
李莫凡用略带沮丧和紧张的语气开始缓缓道来,从资金的短缺讲到技术的瓶颈,再到团队内部因意见不合而产生的裂痕,每一个字都饱含苦涩与无奈。“我们尝试了所有的方法,但似乎总是差那么一步。”他的声音在讲述到团队分歧时微微颤抖,显然,那是他最不愿面对的部分。
孙建平老师静静地听着,不时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那是对年轻人的同情,也是对挑战的不屑一顾。“孩子们,创业就像攀登山峰,路上充满了荆棘。但正是这些困难,让你们学会了坚持与忍耐,也让你们明白了成功的不易。”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与坚定。
话锋一转,孙教授提及了一个业内赫赫有名的人物,让李莫凡和杜梦婉两颗沉寂的心瞬间雀跃——他的好友徐教授,一个在学术界与计算机互联网领域均享有盛誉的巨擘。
“徐教授不仅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在学术界树立了标杆,更在互联网浪潮中乘风破浪,用科技的力量改变着世界。”孙建平老师的语气中充满了敬意与期待,“在那个互联网还略显青涩的年代,徐教授就已经预见到了信息时代的无限可能。他不仅在理论研究上独树一帜,更勇于实践,将最前沿的技术应用于实际,推动了多个领域的革新。”
“特别是你们所研究的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互联网在线学习平台,这恰恰是徐教授多年来深耕细作的方向之一。他深知知识的力量,更明白如何让这份力量跨越时空的界限,惠及每一个渴望学习的心灵。我想,徐教授的项目经验,就如同宝库中的钥匙,能够指引你们打开通往成功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