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刑警褚晖之灵异现场 > 刑警褚晖之灵异现场 第2章 十字路口的土地公公

刑警褚晖之灵异现场 第2章 十字路口的土地公公(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老梁从死者戴的斗笠上取下头灯,放入证物袋。又取下斗笠和蓑衣做了仔细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异常,让我放回警车上,一会儿带回队里再做进一步检查。

黄敏对死者各个方位拍照后,记录最初的形态,因为殡仪馆的车还没有来,我们就继续对周围环境做勘察。

在距案发现场50米左右的灌木丛中,我们发现一处近似圆形踩踏痕迹。灌木丛中生长着一棵高出灌木的树,树下面灌木丛内杂草和几株灌木被踩踏倒伏严重,应该有人长期逗留。从灌木丛到赶场路有一条明显的杂草倒伏踩踏足迹。但是杂草比较厚,无法提取脚印,也没有发现其他遗留物证。

死者到青石板的路径也有点奇怪,我们询问了当地民警,死者家住在镇边上,到案发现场最近的路线应该是赶场路,但是死者的唯一足迹却是在耕种路上,也就是说他是从耕种路过来的,这样他会绕很长一段路,而且所过的路都是杂草丛生的小路,死者如果是夜里过来,会非常的难走,死者舍近求远的这么绕着走,估计是为了避开熟人。

案发地在野外,又下了一夜的雨,死者尸体以外可提取的痕迹物证很少,我们只好暂停在现场周围的勘察。刚好殡仪馆的车也到了,我们就开始搬运死者,死者尸僵已经形成,无法顺利装入尸袋,只能将死者侧身放在担架上,覆盖尸袋抬上殡葬车,运回市里殡仪馆法医室。

果然如同当地派出所民警上报的一样,死者应该是昨天半夜死亡的,戴斗笠背蓑衣显得格外诡异,十字路口,鬼节、农历七月十五、七月半晚上,这些元素交集在一起,让我想起前些时候黄敏给我讲的一个当地传说。

传话如果人们思念自己死去的亲人,可以在农历七月半鬼节晚上子时,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找个自己家附近的大十字路口,坐在哪里,扮成土地公公,就可以见到自己的亲人。因为据说农历七月十五鬼节这天,鬼门大开,死去的亡魂会被允许返回阳间去看看自己的亲人,而这些亡魂路过十字路口时会误把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生人认为是土地公公而现身,给土地公公行礼,这样生人就可以见到自己过世的亲人了。只是这时扮成土地公公的活人千万不能乱动,或者发出声响,如果被亡魂识破,可能会发生不可预测的事情。

死者这般装束难得就是来见自己故去的亲人的?思绪一晃而过瞬间让我后背一阵发凉。

见我们把周围拍照的差不多,痕检老梁也过来,黄敏和我配合他对现场的细节进行拍照。

青石上有三个脚印,两个左脚,一个右脚,很明显是一个人的。脚印向青石后面的耕种路延伸,耕种路上只有一组新鲜脚印,应该是死者留下的。青石上没有其他脚印,说明死者是直奔青石而来,果断的坐下,没有其他多余动作,坐下以后背面和两侧并没有其他人接近过他。

显然当地派出所的同志也看到了那个饮料瓶,所以等尸体拉走以后,他凑到师父面前,对师父说:“金队,死者兜里有个瓶儿,是不是自杀?”

师父弱弱的回答道:“不好说,没有案情通报以前不要瞎猜,这身打扮,风言风语少不了呀!暂时不要透露任何消息出去,以免引起群众不必要的猜测,死者家在镇边上是不?”

“是的”派出所同志回答道。

“走!去死者家里看看,”师父说道。

死者不是镇里的原住非农业人口,是从农村搬过来的,居住的房子在镇边上,不在镇区,是那种非常老式自建的两层楼房,年代应该很久了,早些年就能建起这样楼房的人家不多,可见死者的那时的经济条件不错。

死者全身没有明显血迹,脸色苍白,表情略显痛苦,头部及其他裸露皮肤未见明显伤痕。

因为有斗笠和蓑衣,死者上身没有被雨水浸湿,相对干燥。

死者上衣右下侧中山装大口袋里装着一个饮料瓶,半截露在外面。

老梁小心的把饮料瓶从死者口袋里取出,对我说:“小褚!帮我们拿个证物袋,装起来!”我拿了证物袋,打开袋口,接住饮料瓶,封好袋口,贴好老梁递过来的标签,隔着透明的证物袋,我看到瓶里还有少许液体,液体里漂浮着一张叠成奇怪形状的黄色纸片,隐约的可以看到上面有字迹或者说是图案,应该是一张“符咒”。

死者其他口袋没有明显突起,应该是空的,所以老梁没有一一搜查,因为在野外不方便仔细检查,尸体需要运回殡仪馆法医室再做全面检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