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江南走私集团!(第2 / 5页)
推荐小说:
同年,朱祁镇还派了太监洪保下了一次南洋,为接下来去西洋做准备。
朱祁镇在一年的时间里,正式定大明国都,发兵征讨诸夷,派太监出海下南洋,干了三件令江南文官集团震怒不已的事。
京城这个京师的地位,是永乐十九年,朱棣亲自定下来的。
朱棣刚刚驾崩,内阁三杨就迫不及待地将京城改为行在,这就是赤裸裸地在朱棣的坟上拉屎!
就这样,朱高炽和朱瞻基还都忍了下来。
但朱瞻基还是咬死了牙关,坚决不迁都。
直到朱祁镇掌权之后,才在正统六年,重新把京城从行在,改回了京师。
但明军却在交趾屡战屡败,朱瞻基后续又派了七八万大军,结果全军覆灭。
随后在杨士奇和杨荣的强烈建议下,朱瞻基不得不同意了交趾独立的请求,捏着鼻子册封了黎利为安南国王。
仅仅时隔二十年,明军在安南能从大胜变大败,杨士奇脱不了干系。
除了南边的安南,大明还在辽东地区遭受了一次惨烈的大败,大大削弱了大明对关外的控制权。
就这,还被内阁三杨吹成仁宣之治。
从正统六年之后,京城才是大明的正式都城。
正统六年,朱祁镇才十四岁,但他已经开始掌控朝堂了。
除了正式定京城为京师之外,麓川之战,也就是在这一年开打的。
朱祁镇直接绕过了杨士奇控制的兵部,抽调滇州,黔州,蜀州,湘州的军队,从正统六年打到了十四年。
结果就是诸夷震怖,明朝控制下的缅泰等地区,消停了一百五十多年。
有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朱高炽和朱瞻基这两人,和内阁三杨的关系。
洪熙元年,朱高炽刚一登基,内阁三杨就把京城从京师改为了行在。
京师是首都的意思,行在的意思是皇帝的行宫,内阁把京城改为行在,那首都在哪里?
答案不言而喻。
而京城行在这一名称,一叫就是十六年,从洪熙元年一直叫到了正统六年,叫了整整一个仁宣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