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急召崇王朱见泽,入京监国!(第2 / 5页)
推荐小说:
同时,还有一个好消息。
上次朱祁镇遭逢土木堡之变时,朱祁镇的内阁里,全是南方官员。
他们的利益一致,内阁彻底地站在了孙太后的对立面去了。
而且朱见深是孙太后的孙子,万一朱祁镇真在外面驾崩了,朱见深继位之后,孙太后就是太皇太后。
照样可以把持朝政,掌握大权。
当时周氏是朱见深的生母,亲眼目睹了京城政斗的全过程,并且将其记得清清楚楚。
此次周氏效仿孙太后,也是打着通过崇王朱见济,控制朝政的目的。
孙太后立只有一岁的朱见深为皇太子,那是因为她没有办法。
但大部分的情况下,大明体质的任何一次创新,都是在伤害大明官员的利益。
所以才会显得他们那么迂腐,那么守旧。
毕竟现在大明运行的体制,是这上百年来,无数位大明官员,前仆后继地用生命改造出的,最符合大明官员利益的体制了。
动一下,就是在动他们的命根子!
而此刻,周氏这番操作,实际上就是跟着孙太后学的。
孙太后只有朱祁镇这一个儿子,她只能立朱见深为皇太子。
而周氏,可是生了两个儿子。
除了先帝朱见深之外,就是这个崇王朱见泽。
万一朱祐樘真驾崩了,大不了就让大明发生一次世系转移,由朱见泽继位。
那周氏就是皇太后,依然把持朝政,照样啥也不耽误。
当年英宗皇帝遭逢土木堡之变后,孙太后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当时年仅一岁的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同时,让皇太子监国。
而皇太子又年幼,所以由她这位皇太后,垂帘听政。
孙太后通过这番操作,短暂地获得了大明的最高执政权力。
正因如此,孙太后才会凭一己之力,压下了南方官员集体要求南迁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