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第三主角出场(第1 / 3页)
“那好,贤侄啊,你今天才到新安郡,便在我这好好歇息吧,不用住在酒楼了!”王通大手一挥,根本不等唐尘质疑,便帮其安排好了住宿。
“小侄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唐尘松了一口气,这干巴巴的对话终于完了,抱拳一拜之后,跟着仆人便离开了书房。
“宁兄,你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避而不见?”待到唐尘离开之后,王通背着手,看着窗外的兰花,喃喃自语。
“这世侄前些日子和李世民接触过,难道是支持李渊的?”王通皱着眉头想着。
半响之后,他还是没有想明白,只得无奈的叹了口气,“道家出了一个好传人啊!”
书房摆满了上千卷的书籍,屋中书香气息浓郁。
唐尘虽然不喜王通这人,却也暗自赞叹,这不愧是当世大儒,显然这王世叔自三十岁弃武从文之后,是真的在潜心研究儒学。
不说其他,就单单是这种从武夫粗人变为当世大儒的毅力,唐尘便是佩服的。
说实在话,王通作为而立之年的人,武学已经到了宗师的境界,他的很多观念都是固定了。
要想学其它的方面,这观念就很难转过来。
另一边,到了厢房之后,唐尘也是无奈。
这不愧是老江湖,试探不成就敲打了,“今天才到新安郡,就不要住在酒楼了”,这话说得,这表明新安郡的事情,王通是尽在掌握啊,这算是秀肌肉么?
这简单的一句话,他却不得不深思。
王通只是一个大儒,就有这般实力,那天下的四大门阀呢,这天下的水可真是深得很啊,每逢乱世,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
不能因为自己是道家的传人就小看天下人啊!
就比如,武学讲究就勇猛精进,一往无前,狭路相逢勇者胜,那是一股子迎难而上的冲劲。
而儒家的理念中,却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一旦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要及时离开,二者明显有着冲突。
很显然,这和因常年练武而印刻于身体本能上面的勇猛精进相悖,若是成为一般的读书人还没什么。
但他是大儒,这和在武学上面的宗师境界是一样的,是最为接近顶峰的,是要对儒学理念自内心的认同才能做到的。
所以,唐尘不得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