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第124节(第1 / 5页)
……
风轻月明,柔和的清辉洒满院落。
宋家正厅,烛光明亮,一片欢声笑语,宋家人这会儿自然也知晓了小孩的一番“牛论”。
这种事情发生在别家府上,还真未必有这般和谐,没有多少人愿意别人家孩子比自己家孩子更有出息,也没有多人愿意原本不如自家的人突然超越自家很多,这都是人之常情。
是宋三郎悄无声息的布局让宋家保持了微妙的利益平衡。
众人脑子里不由浮现出一个大大的疑问,书院里的学生这般多,东西就一小篮,咋分?”
就听宋景辰朝陈宴安道:“师傅,呆会儿让后面食堂把荔枝和樱桃做成冷饮子发给大家喝吧。”
众人:“!!!”
还得是你辰哥儿牛。
学生们簇拥着宋景辰,发出阵阵欢呼声。
当初明明是自家儿子做出了鸡兔同笼那道算学题,他默认小孩把功劳让给睿哥儿,不是因为大度,那是因为自家儿子已经有了萧衍宗做保证,而对睿哥儿来说,这个机会关乎命运。
当然,睿哥儿主动同陈宴安坦白题不是自己做的,那是另外一回事,属于意外之喜。
一家子唯有三房独强,要么就是三房得不停为其他两房操心,要么就是兄弟离心,对儿子对三房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后来他又不惜重金,不惜送名画,想方设法把宋景茂弄进陈宴安的书院亦是同一个道理。
大房、二房都有了希望,不为别的,就算为自家儿子的仕途着想,也会尽力让三兄弟互相扶持。
陈宴安笑得见眉不见眼,御下之道,不患寡而患不均,皇帝的赏赐实在太过难得,人人都渴望,要么干脆不分,分就要人人都有份儿。
辰哥儿这学生会长做得不能再好。
宋景辰的一番“牛”论,害得满朝文武抓耳挠腮写折子,自己还发愁写不出来呢,结果家里的小子从书院跑回来满脸急切好学之色,向老子讨教这“养牛”之道。
究其前因后果,全都是因为那个叫“宋景辰”的八岁小娃。
牛,实在是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