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第268节(第2 / 5页)
太后生气了,开始闹脾气:不去!
孩子那么累又那么瘦,穿着那么重的大礼服又要步行那么远,这怎么行?
她说:“别人随便去,我不许小花骨朵去。”
第246章 演大戏
在这种名利场,不怕有麻烦就怕没出现。
老孙嬷嬷就说:“许了奴婢娘家侄孙了。”这位老孙嬷嬷只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四阿哥的侍卫头子傅鼐,就是如今陪着四阿哥在关外各处狂奔的倒霉蛋,夫妻二人已经有三个儿子了。曹寅曹荃都是庶出,因此曹孙两家属于再次联姻。
康熙点头,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曹寅的女儿年纪略小,也是气质出众,康熙看了看没说什么。转而低头看三个小男孩子,这个男孩子大的也就七八岁,小的才三四岁,实在没什么问的,说了几句就让他们退下了。
等到晚上曹寅陪着康熙散步的时候,康熙就说:“你先别着急着给孩子定亲事,朕给你闺女安排个好人家。”
曹寅以为是让女儿做哪位皇子的侧福晋。算不算年龄,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年龄最接近,立即应了下来。
一旦没出现,就给了人家很多解读的空间,别的场合康熙可以不叫海棠,海棠也可以不去,然而作为这次南巡最重要的一场戏,作为在江南百姓前最重要的一场展示,康熙忘了谁也不能忘了自己的孩子。
前两次要么孩子小,没法带着在这种大场合做戏,要么是时间太极,场面太小,影响不够深远。这次二月从京城出发,到了如今几个月,铺垫了这么多戏台搭了这么久,几十万百姓汇聚在江宁,就等着这浓墨重彩的一场大戏了,该去的一个都少不了。
康熙听了太后的说法,直接去见太后。
康熙跟老太太强调:“她除非是病得快死了,就是有口气也要抬着去。她不去,她的子孙就抬不起头来。”
当曹寅把这个消息跟妻子李夫人说了之后,李夫人也是这么想的。李夫人想了想这两位小阿哥,觉得十三爷是个温和的人,十四爷就很跳脱。私下里嘴里面念念有词,双手合十求菩萨保佑,最好把自家闺女嫁到十三阿哥的府上。
不得不说在江宁制造府住得很舒服,连着几个月大鱼大肉下来,江宁这边的饭菜倒是很清淡,太后吃得很开心。
又因为连续接待了好几日的官员家眷,康熙那边传话说是暂停觐见,太后就十分高兴,正耐心期待地询问去哪里逛园子参观寺庙的时候,前面康熙船令海棠准备好大礼服,他要带着诸王贝勒贝子和随行官员以及江南官员去叩拜前明的皇陵。
太后一听顿时不满。
你去就行了,你折腾外边那些人就行了,你干吗连我孙女一块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