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乡试第三场(第2 / 4页)
推荐小说:
从词面看,“经”就是儒家经典中的内容;“史”就是历史的问题,包括典章制度、历史事件、人物评价等;
“时务策”就是对现实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问题发表看法。
先谈经论史,后及当今时务,融经史时务于一体,浑然天成,故称‘经史时务策”。
其实说通俗一点就是“键政”。
只不过科举上的“键政”要引经据典,结合实际,再给出建议。
把乡试中亲眼所见,亲身所体的情景描绘出来,供亲朋好友参考,甚至还能供后世人参考。
至于为什么不供将来进场的考生参加,那是孙山也不知道描绘乡试情景书能不能出版,是不是禁书的。
一觉醒来,乡试的第三场正式开始。
这一场考考经、史、时务策五道,还考诗赋一道。
孙山看到诗赋题目只有一道,瞬间松了一口气。
写策的格式稍微松动,不再是严格的八股文,所以给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比大。
只要言之有理,都会得分。
想要得高分,必须精彩绝伦。
而且“策”在乡试的占比非常大,可以跟《四书五经》题相比。
孙山想要榜上有名,必须写好策文。
诗赋少好啊,对于他这样不擅长写诗词的人来说,是有益处。
孙山感觉只出一道诗赋题,完全是为了拔尖,分出解元,亚元、经魁用的。
虽然时下的文人喜欢吟诗作对,但治国安邦还是要从实际出发,诗写的好,并不能考出人才来。
什么是“经史时务策”?
可视为考安邦定国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