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 > 第802章 立碑题名

第802章 立碑题名(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立碑题名

孙山庆幸自己生活在初朝,而不是末朝,要不然辛辛苦苦考上进士,也全白费。

如果还要自己出资自立碑文,那更是心塞。

仪式结束,孙山等进士易冠服,这才算“释褐”。

所谓“释褐”意思是脱去平民衣服,从此不再是“民”而是“官”。

之后按照惯例,国子监照例立碑题名,置于太学大成门外。

孙山看到自己的名字,不由地激动起来。

恨不得把这块碑文搬回孙家村,好让孙家村的乡亲们跟他一起激动。

三月二十一日,孙山依旧一大早起床。

麻木地打了个哈欠,吃了个早饭,早早就到国子监集合了。

哎,孙山万万想不到规矩那么多,忙来忙去累得要死。

最糟糕的是要一大早起床,双眼本来没黑眼圈,经过这段日子的摧残,青春靓丽的孙山老了十岁。

明明是二十三岁的大好年华,说三十三岁恐怕也有人信。

可惜了,没办法这么做,要是做了,说不定拖出午门斩立诀。

孙山听过关于“立碑题名”的一个故事:清道光以后,朝廷日渐衰落,科举也日趋衰落。

到了光绪三十年最后一次科举时,政府已经无力负担立碑银两,那一届金榜题名的进士们只得集资自立碑。

其中有一位叫“沈钧儒”。

立碑题名

孙山无所事事地在门口站着,也不知道前面的工作人员在做什么。

孙山亲身经历,可又好似没经历一样。

反正别人做什么就做什么,他的灵魂没有一点思想。

等时辰一到,杜状元领着孙山一众进士拜谒孔子庙并举行了“释菜礼”。

这个仪式的意义在于提醒新科进士,将来做官时一定要用儒家思想来辅助君主治理国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