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秘书工作手记 > 六、如何拥有温暖人心的力量

六、如何拥有温暖人心的力量(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最后,把自己刻到别人眼里去。

即使其他人,比如领导,并不认识你,你仍然坚持大声、字正腔圆地招呼别人,一次,别人可能莫名其妙,两次,说不定就会生出些许好感,三次,难保不对你产生兴趣,四次,大概会认定你是一个乐观主动的人。

接下来,或许就要私下打听打听,那个小伙子不错,一副干劲十足的样子,每次看到他都让人心情愉悦,是哪的?再发展下去,哪天条件成熟,就要停下脚步来寒暄一番,一来二去,这不领导就认识你、熟悉你了。

<b>叫错名字的招呼</b>

某次开会,石头在会场负责签到,忽然被一个热情的拥抱环住了,抬头一看,原来是之前碰过几次面的老王,虽然有段日子没见,老王一点也不见外,兄弟兄弟地叫着,与石头亲切地攀谈个不停。眼看到了开会时间,老王这才依依不舍地拉着石头的手告别,临了,还在一个劲地交代石头:“锤子兄弟啊!有时间一定去我那坐坐啊!”我去,原来他一直当我是锤子!直接拉黑!

萎靡不振的、唯唯诺诺的、冷漠的、错谬的,这些招呼,是不是并不罕见?或许有人问,不就是个招呼,打个照面就行了,何必搞得这么一本正经、吹毛求疵的!打好招呼还能飞起来不成?

石头觉得,一个热情诚挚的、充满精气神的、完整准确的招呼,还真是能让你受益颇多。

首先,你的招呼是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1.想得到有温度的对待,从充满元气的问候开始

石头小的时候最讨厌的事情之一就是“叫人”,走在路上,迎面走来一个熟人,对方热情地走过来对着你的头一阵狂摸,父母则赶紧拉扯你:“快叫人,叫叔叔,叫阿姨!”让人不胜其烦,感觉自己成了吉祥物,得到处笑脸相迎。

长大些了才意识到,哦,父母是在教你打招呼。很明显,一个孩子学会打招呼至关重要。让孩子从小学会问候周围人甚至陌生人,是引领孩子踏入社会的重要的第一步。一个会和人打招呼的孩子,大人往往对他会带着更多的亲近和善意,愿意和他多聊几句,这是人之常情。长此以往,打招呼多的孩子和外界交流频繁,也就接收了更多的信息,容易具备较高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长大了,工作了,你自以为不会在“打招呼”上存在任何困扰和疑虑了,其实事情并不像你想的那样。比如,你可以回想一下,在打招呼的问题上,有没有过以下几种情形?

<b>萎靡不振的招呼</b>

对于不熟悉的人,你的招呼是否有元气,会在第一时间影响别人对你的判断。萎靡的招呼,背后无疑就是一个精力不济的人,别人会想,这人下了班到哪夜夜笙歌去了,或者是身体不太好?假如你坐长途客车,看到司机打着哈欠跟旅客打招呼,是不是要吓得魂飞魄散,赶紧下车为妙。

办公室工作也是一样,人总是不放心把事情交给一个懒洋洋、病怏怏的同志。你的招呼其实就相当一个自我介绍或自我表白,表白自己到底是个阴郁无力的人,还是一个乐观丰沛的人。

其次,你的招呼决定别人对你的态度。

无论是谁,被微笑着大声问候,心情必然会是极佳的。否则为什么每个饭馆门前都要搞上几个笑靥如花的姑娘,大声问候顾客?否则为什么一些足浴店甚至会更加浮夸地搞上几排男女迎宾,在你一只脚刚迈进大门的时候,就声嘶力竭地高喊:“欢迎贵宾两位!欢迎贵宾光临!欢迎欢迎!”

道理在于,你被笑着问候了,心里就熨帖了,不掏个大几百元就感觉对不住人家的热情。在工作中,不也是这个道理嘛,你热情地招呼别人,别人必然不好意思对你冷面相向;你沉重地招呼别人,别人心也要跟着沉重,于是你就被沉重地对待了。

头天晚上孩子哭到凌晨三点多,刚躺下没两个小时,得,到点了,起来上班吧。早上蓬头垢面地到了单位大厅,好多人在等电梯,石头一看都认识,于是哈欠连天地一一和大家打招呼示意,进了电梯,有气无力的按下楼层,开始当众闭目养神。

<b>唯唯诺诺的招呼</b>

石头去领导办公室那层送资料,迎面走来一位身着黑风衣的高大长者。定眼一瞧,是单位一把手!怎么办?心理斗争极其激烈:大领导应该不认识我,还是装作我也不认识他,来一场擦肩而过吧!不对!万一大领导有点印象呢?这岂不是加深印象的好机会?也不对!万一真的对我没印象,不理我,岂不是自讨没趣?两人越来越近,纠结的石头只好在喉咙里窃窃地咕哝了一声,领导好……听上去似乎是喉咙里有痰。

<b>冷漠的招呼</b>

中午,石头在食堂吃饭,买好点心找到一个空位坐下。对面的一位其他部门的女同事正在吃包子,虽然不太熟,但好像一次什么活动打过交道。于是石头笑眯眯地主动朝女同事示好。不曾想,女同事原本抬着的头迅速低下,勉强嗯了一声,根本不看石头一眼,眼看着她吃完后即起身离开,连一个问候的眼神都没有留下。轮到石头郁闷了:“我也没有长得惨不忍睹啊,她为何连看一眼都不肯呢?”这一天过得相当寡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