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职场好习惯,从记日记开始养成(第2 / 2页)
(4)小陈在问饭店菜单的时候很有技巧,说是菜不错,想打包几个,或者说以后都按着这个点都行。
(5)小孟产假休息了一年没值班,征求了她意见后同意从这学期开始值班。处理此事(得罪人的事情)应注意:应用征求询问口气而不是安排口气,应说明理应她值班了,应说明工作上很需要她,应说明对她还是有照顾,最后应尽量满足她提出的要求。
抒情型好虽好,但太耗时间,如果你立志当一个作家,大概可以尝试。
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整天忙得跟狗撵的一样,石头还是建议你记日记的方式应把流水账和思考型结合一下。简单说,就是只记干货,这样你才能够坚持下来。
今天有什么重要工作,有启发的事情,见了什么重要的人,直接列1、2、3、4、5、6,每条条目后面再跟上一段自己的体会和分析,就足够了。
时间充裕,每条就多写几句,时间紧张,每条就少写几句;值得记的事情多,就多写几条,没啥事,就少写几条,主题鲜明,丰俭由人,适合百忙之中每个拨冗记日记的办公室人。
记日记的时间,一般是晚上,独处的时候最佳;载体,用笔记本也行,电子文档也行,笔记软件也行,都不是关键。石头的习惯是在印象笔记上记,每天下班回家坐地铁,挤上车后,就拿出手机写日记,两三站工夫,还没到家,今天的日记就差不多记完了,啥事都不耽误。
复盘是围棋中的一种学习方法,指的是在写完一盘棋之后,要重新摆一遍,看看哪里下得好,哪里下得不好,对下得好和不好的,都要进行分析和推演。生活需要复盘,你每天其实都在犯傻,有些时候你甚至在犯浑,只是不自知。经过复盘,你可以发现今天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如果要改进,应该怎么去做。
你当然可以在脑海里复盘,但脑子是靠不住的,只有在纸面上复盘,东西才能牢牢靠靠地转化为你所拥有的。而且,看着纸上记的东西,你可以随时二次复盘、三次复盘,不断琢磨、反复体会。
比如,石头某天的日记中写到这样一件事:“今天××杂志的记者来采访领导,临采访了,领导问我有没有采访提纲,我傻了,根本不知道还应该有这件事。所以,关于领导接受采访,一般得先向记者索要采访提纲,然后采访时尽量在场,以便对采访稿件进行核对。同时也便于在领导回答一些问题时给予提示。”
石头之前没安排过采访,压根儿没想到还应该有采访提纲这种事,尚且情有可原。经过日记复盘,石头这天犯的错误像过电影一样重演,印象愈发深刻——错在哪?正确做法如何?下次如何安排?这样一来,“采访前应索要采访提纲以便准备”的原则就被石头永远掌握了,忘记索要采访提纲这种事永远不会在石头的世界里发生了。
莫言说:“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别人的,只有写出来才是自己的。”对于记日记,大概同样适用,记到日记里,才是你自己的。
拿一篇石头的日记做个范例吧。
2012-2-15周三
(1)今天是正式上班第一天,早上路过领导办公室没有主动打招呼,说新年好,需改进。面对领导,千万要克服为难和逃避情绪,而要主动贴上去,不要怕打扰,领导也喜欢被下属追着跑。当然要注意不要影响休息什么的。
(2)要通知周五的中层干部会,发现短信平台坏了,及时联系了网管中心,并采取打电话的措施通知下级单位,处置得比较及时。综合工作不能等。以后发短信要确保发出,注意把成功发送确认的选项勾上。
(3)上午9点开了党政联席会,幸亏再三盯了一下话筒和音响。会议室的音响系统坏了,盯着维修比较好,但是跟领导汇报的不够及时,应该了解清楚情况并对如何让处置初步有数后立即报告。
3.石头推荐你这么记日记
日记的个人色彩极强,一千个人大概有一千种记法,但归纳起来,大概有这么三种类型。
抒情型的。往往文笔飞扬,侧重于心情、情绪、想法、感受的记录,偏感性。适合偏多愁善感,需要倾诉,舍不得丢弃生命里每一个美好瞬间的人。
流水账型的。严格地记录每天做了什么事情,每件事情从几点持续到几点,不添加个人情绪和思考,对每周、每月、每年所做事情进行盘点统计。
思考型的。重在总结出有什么规律,得到了哪方面的提升,包括日常思考、灵感创意、读书笔记、经验总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