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秘书工作手记 > 四、开会只信烂笔头,不靠好记性

四、开会只信烂笔头,不靠好记性(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受这些高手启发,石头每次做会议记录前,都会在纸上预先写下记录框架,以便做记录时有的放矢,不会顾此失彼一片忙乱。一般来说,框架可以包括这些内容:

<ul><li>开会的日期、时间和形式?</li><li>有什么人参与,谁是主持?</li><li>开这个会是要探讨什么问题?</li><li>问题的形式和现状是怎样的?</li><li>提出什么解决方法或观点?</li><li>达成什么共识?</li><li>还存在什么问题?</li><li>后续工作如何开展?</li><li>谁负责什么事,需在何时完成?</li><li>下次的开会时间?</li></ul>

总之,无论是开什么样的会,会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会议资料,了解开会的意图和要达到的目的。即使会议讨论的内容是你所不熟悉的领域,比如是很专业或技术性很强的会议,明白了会议要解决的问题,你都不用担心。

3.别只把自己当成速记员

刚工作的时候,一接到做会议记录的任务,石头就有些担心。你想,会上个个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会议结束大家一哄而散,我则要加班加点整理会议纪要。而且开始的时候做记录没经验,会上无论谁发言,我都匆匆忙忙埋头记录,不敢漏掉每一句话。石头没有学过专业的速记,这样高强度的记录难度可想而知,有时会后整理的时候连自己都无法辨认写的是什么,写的会议纪要更不分轻重主次,突出不了重点。

1.记录就是效力

写会议记录或会议纪要是很多办公室新人的第一课,会开了、事定了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费劲记下来?这个办会中看似约定俗成、必不可少的环节,到底有什么用处?

事实上,不光你们开会要做好记录,即使中共中央开会,天天有记者跟着,有摄像机照着,开会也得做好记录。比如,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当天,中央就发布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向全国人民发布了会议的情况和决定。这也是一种记录,发挥的是会议记录的一个重要功能——让没有机会参会的人知晓会议精神。

知晓这个功能很好理解,会议容量有限,有时只能代表参加,有时只能部分单位参加,有时只能负责人参加,总之在会场的总是一小部分人,其他人要了解会议的内容,就只能通过记录,把会议主要内容记下来,让他人知晓。

除了这个用途以外,会议记录还具有更重要的功能。例如,一年前,政府职能会上明明已经达成一致,今年夏天城里看海的地方太多,城建局要负起责任,明年夏天之前要完成多少多少米的地下排水管道建设。今年夏天到了,结果我市还是照样看海,追究到城建局,城建局推脱说,不能光赖我,水利局、城管局难道不要负责任?

会开得多了,渐渐悟出了窍门,虽然你的角色是记录人,但事实上只顾埋头记录绝对是最蠢笨的办法。要抓住会议精神和发言要领,反而应该多抬头聆听,首先听明白发言的人在说些什么,然后用最简洁的话把要点记下来。

听明白要远比记下来更重要,否则,你记下来的只是只言片语,整理的时候很难派上用场。不要试图逐字逐句记下人们在会上说过的话,根本没这个必要,会议记录的作用是摘录会议中商讨的梗概和作出的决定,不是如实反映什么人说了什么话的口供笔录。

及时在之前拟好框架的那张纸上记录下相关内容,不要等到会议结束后再去回忆。这个框架的作用就在于提醒你记录的重点,避免遗漏关键信息。就记录一次会议来说,要围绕会议议题、会议主持人和主要领导同志发言的中心思想,与会者的不同意见或有争议的问题、结论性意见、决定或决议等作记录。就记录一个人的发言来说,要记其发言要点、主要论据和结论,论证过程可以不记。就记一句话来说,要记这句话的中心词,修饰语一般可以不记。要注意上下句子的连贯性、可讯性,一篇好的记录应当独立成篇。

好了,把当时召开的“解决看海问题专题会”会议记录找出来,白字黑字写着城建局你要负主责,再一查建设目标,没完成,还有什么话说?也就是说,会议记录更重要的功能是用来告知和提醒与会者和相关单位和人员,在会议中讨论了哪些事项,做了哪些决定、部署或分工。

会议记录是一个落实讨论结果、推进工作进程、追究相关责任的有效工具,它是有行政效力的!如果光开会不做记录,或者记录做得不完整不正确的话,那无论会上提了多少方案、做了多少决定都是白扯。

有很多会上本已经讨论决定的事情,比如部门内部的工作事务、各部门的跨部门合作,或者甲乙双方的业务磋商,如果大家总是谈来谈去忙来忙去,事情却老是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那就要检查会议记录的督查这个环节有没有出问题,大家有没有按照当时商量好的来,是不是存在有的事没人管、有的事几个人重复做的情况,该督促的督促,该问责的问责。

2.开会前就要进入角色

石头见识过几个真正会做会议记录的人,懂得从开会前就进入角色。他会尽可能多地了解会议信息,比如会议目的、会议时间、谁主持、谁出席、上一次会议的资料等。做足准备功夫才能充分地理解会议内容、准确地抓住会议重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