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写好公文的第一要务是做亮标题(第1 / 2页)
比如,以“五个意识”统领会务工作——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卓越意识;念好“五字诀”——快、细、精、活、和;做“三观”明晰的干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做“四关”牢固的干部——守住金钱关、美色关、亲情关、责任关;要做“五官”端正的干部——嘴要正、手要正、腿要正、心要正、身要正,等等。数字概括的标题和对仗标题类似,用一处是锦上添花,处处用就是麻子戴花了,这点千万注意。
确实,四六句是对群众语言的概括和提炼,更加贴近基层和群众,有时候,几句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切中主旨的四六句,就是一声冲锋的号角,一篇醒世的宣言,一面率众的旗帜。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等。
<b>简短有力类</b>
甚至还有不少人中毒颇深,认为四六句造不好,就是写领导文稿的水平还不到家。如此这般,导致几乎每个办公室人都有为四六句绞尽脑汁、索尽枯肠的时候。
<b>生动比喻类</b>
说来说去,目的只有一个,对待对仗句和四六句,要从非此即彼的思维误区中走出来。对反对的东西,未必都要彻底铲除,“推倒批臭”;对倡导的东西,也不宜当作万般呵护、唯此独尊的宠物来看待。四六句和自由句本身并没有原罪。如果说四六句能强化文章的形式美、气势美,那么,自由句则能使文章充满率真美、理性美。这都是领导文稿和领导语言不能缺少的品性。
这类标题善用比喻和俗语,文风朴实,脍炙人口,容易让人印象深刻。
对于四六句,石头说了它许多的坏处,事实上,正如衣服上绣一朵花是别致,衣服上绣满花反而成了俗气,坏的不是四六句本身,而在于人们普遍把它用得多了一点、滥了一些,渐成风气,便成了病态。
比如,有一次撰写筹备学校党代会相关经验的总结文章,领导提出要从分工、预案、协调、创新这四个方面来写,石头在起草的时候就分别为四个方面拟了“细化分工,打赢主动仗”“推敲方案,明确路线图”“注重协调,当好总枢纽”“积极创新,展现新气象”四个标题,用主动仗、路线图、总枢纽、新气象来对应和比喻四个方面的工作,从意群上十分形象、易于理解,从发音上铿锵有力、朗朗上口,领导十分满意。
亮眼的标题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也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有规律可循。结合石头的写作实践,帮大家总结几种常见的亮眼标题类型。
3.做亮标题的几条规律
<b>旁征博引类</b>
如在农村基层刷墙贴标语,还是四六句能让大家更加爱看、爱念,“要想富,少生孩子多栽树;要想发,养鱼养猪还养鸭”“谁穷谁丢人,谁富谁光荣!”“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计划生育,丈夫有责”“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养儿不读书,就像养头驴!”,简直直抵内心深处。
这类标题一般由经典诗词、名人名言引用、派生而来,用得好会使整篇文章增色不少,顿时显得高大上起来。
这种文章给读者留下的只是一个刻意雕琢的词句框架,很难留下深刻的思想启迪。“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同志拿最接地气的话来说明最深刻的道理。由此可见,简朴、明快、透彻,这其实本身就是一种文采。
<b>数字概括类</b>
过分追求形式,必然伤其内容。整齐划一的形式美,展示的是一种缺乏生机的暮气,是扼杀创造灵感和思想解放的枷锁。极度追求四六句的工整写法,不是以内容的需要来摆布文字,而是以文字上下前后工整的需要来裁剪内容,合之则留,不合则去,结果思想得不到伸展,观点得不到阐述,好端端一篇公文被割裂得七零八落。
用数字概括工作思路是中共的一大发明,“三大法宝”“四项原则”“三个有利于”“五个一工程”,等等,这种标题拟制的方式高度概括凝练,好处是可以用一句话把整篇文章的内容概括在内,同时又便于记忆。
但是,在领导文稿中,如若过分追求四六句的形式美,就必然会限制思想的充分表达与发挥,露出做作、小气的痕迹,甚至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沾上机械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恶习。八股遗风的一个表征,就是我们在作文时过分看重对仗工整的四六句。
而在轻松、活泼、以鼓舞听众或渲染气氛为主的场合,则可大展四六句简洁明快、朗朗上口、妙语连珠之优长。
比如有一次为领导起草在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原本三个标题是“始终弘扬报国精神”“不断追求社会栋梁的人生目标”“时刻牢记心为平民的处世原则”,这三个标题一方面没有特别强的逻辑联系,缺乏一根主线把校长对博士生的期望串联起来,更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新颖性,平铺直叙,缺少激情。
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标题都是自由句:“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不追求形式工整,论述什么问题就如实陈述。
后来石头在修改的时候想到《左传》里曾经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的说法,“立德、立功、立言”是古代知识分子向往追求的三个人生境界,用作校长和博士生们探讨的主题再合适不过,还可以把原先提法中的三点期望有机地串联起来。
一般而论,在庄重、严肃的场合,领导文稿涉及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比较敏感的话题,或政策性、原则性强的问题。对这类问题的表述,要求逻辑严密,用词准确,是非分明,不存歧义,无懈可击,这是四六句很难做到的,所以,要多发挥自由句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