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敬酒时说话的七个法宝(第1 / 2页)
有时候现场比较混乱,不适合直切正题,也可以先只管喝酒,先暗示对方:关于这个事情有几个具体的情况找机会还想跟您单独汇报一次,您看您什么时候比较方便?初步敲定时间,到时候再登门继续沟通。
第二是交心;生人初见、好友重逢、兄弟情深,两个小菜一吃,二两小酒一喝,粗茶淡饭,浊酒一壶也能够酒酣耳热,说不尽、道不完的惺惺相惜、兄弟情深。
<b>窃窃私语法</b>
<b>感谢预祝法</b>
要以闲话为主,正事为辅,无论是抱有怎样的目的,酒喝到位了,感情就到位了,事情自然而然也就到位了,别人既然能放心跟你喝酒,也就没有什么防备了。
懂得感恩的人谁都喜欢,酒桌又是表达这种感情的绝佳场合。可以感谢对方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对个人的帮助,祝愿对方工作顺利、生活顺心,也可以祝愿双方单位合作愉快、开花结果。比如,您给了我很多关心和帮助,敬您一杯酒表示感谢。或者,干脆、直接地祝福领导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也是一种办法。
但要注意,喝酒说话,不是让你在酒桌上一本正经地拿出方案或者合同去谈工作,而是要多说增进双方了解、融洽双方感情的话,喝酒的时候,拉近的是距离,培养的是感情。
<b>直抒胸臆法</b>
你想啊,敬酒时,如果别人都不认识你,根本不知道你是哪根葱,凭什么喝你的酒。所以说,端起酒杯走到别人面前,先别着急把酒灌进喉咙,而是应当先介绍自己,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单位,怎么会出现在这,是以什么身份参加活动,等等,至少让别人先对你有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留下一点印象。比如,你可以这样说:您好啊,幸会,我是办公室石头,主要负责对外联络工作,欢迎您到我们单位来,有什么需要请您随时吩咐,我敬您一杯酒之类。
<b>自我介绍法</b>
<b>回顾渊源法</b>
石头很不提倡、自己也不擅长这种俚语式的敬酒方式,不可否认,它对活跃酒桌气氛有一定的效果,或许能博得对方一笑,但这样的话不走心、不过脑,效果堪忧。石头提倡的敬酒语,应当是真诚的、具体的、实际的,总体来说,大概有以下几种说话方法。
如果双方不太熟悉,可以根据你掌握的情况回顾一下双方单位之间、你和对方之间、你和对方单位之间、你和对方家乡之间、你的家乡和对方家乡之间林林总总千丝万缕的渊源,也就是联系,缩小双方之间的距离感。比如,对方单位在武汉,你可以说:武汉是个好地方,我大学就是在武汉读的,至今怀念啊,我们大学在武昌,你们单位是在汉口还是武昌?这样很容易就与对方攀谈起来。
而且石头始终认为,喝酒要说话,并不是一种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也没什么不好意思、面红耳赤的,毕竟公务活动宴请不同于私谊,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不是为了谈天说地闲扯吹牛,喝了酒就要为单位做贡献。因此,大可不必有什么道德压力。
前面做了些铺垫,双方逐步熟络起来之后,就可以适时地说一些与工作有关的话题了。如果是谈帮助,就说:我们在××问题上遇到了一些问题,还得仰仗您的帮助,还请您支持我们;如果是谈合作,就说:今天的活动是个好的开端,我们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联系,后续的一些细节问题,过段时间我去拜访您,咱们继续沟通!如果是谈问题和困难,就说:这个项目在分工上还有些不完善,还需要我们继续沟通,通力合作,克服困难。
既然人人都心知肚明,知道喝酒有目的,喝了酒,就不必拘束,该说就说,否则喝得面红耳赤甚至瘫倒在地,钻了桌底,别人还是不知所以、莫名其妙,留不下印象、完不成任务、做不了工作,酒岂不是白喝了,身体岂不是白伤了!
<b>旁敲侧击法</b>
无论哪种情况,若是喝酒不说话,别人就接收不到你的心意,领悟不到你的想法和目的,能行吗?
石头觉得不行。原因有两条,一是说这种话很容易显得油嘴滑舌,听上去更像是村野匹夫之间的喝酒划拳,不够真诚,档次不高;二是没有信息含量,说来说去还只是为了多喝几杯酒,或者多灌别人几杯酒,空洞无趣,话里既没有你自己,也没有你要敬的人,更没有要说的事情,哪能有多大效果呢。
<b>表扬赞美法</b>
网上或者一些畅销书经常会总结一些敬酒时常用的客套话和敬酒词,还有人曾经出版了《祝酒词大全》,厚厚一本,拥簇者也不少,上面总结出一些所谓的敬酒“金句”,诸如“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倒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又或者“路见不平一声吼,你不喝酒谁喝酒”,那么,按照书里这样教的敬酒行不行?
爱听好话是一种基本的人性,在酒桌上这种气氛热烈的欢乐场合,说点好话当然是应该的,也是不能少的。“感谢各位领导来到我们单位,为我们增辉添彩,您好像大海,您好像泰山,我给各位领导端起这杯酒,祝各位领导乘风破浪去追求更幸福,烟消云散走向最高峰。”这样奉承的话行不行?正如前面说的,这样的话还是少说慎说,实在是太空、太虚、太赤裸裸,你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对方的人品、工作、能力等实际情况予以赞扬。比如,您今天上午在座谈会上的发言确实很精彩,站位高、逻辑清、言辞美、容量大,让我受益匪浅,真是值得认真学习好好品味呢。这样结合实际来赞美,句句戳在别人心窝上,又显得诚恳真实,比一味奉承不知道要高明到哪去了。
2.不落俗套的敬酒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