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个懒人的计算机文件夹整理懒办法(第2 / 3页)
第五步,制作一批小纸条,认认真真地在上面写上文学、科学、教材等字眼;
石头怀着对图书档案学的朦胧好感,饱含雄心壮志打算把书柜整理成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分类科学、取用便捷的家中典范。
(3)易于整理,需要整理的时候,抓着这一个“收纳区”猛攻一番下功夫即可。
第一步,先把所有书籍统统推到地上,把书架空出来;
(2)你不会丢东西了,起码你知道,最近从各种渠道得到的工作文档肯定在“收纳区”里,不会在第二个地方,东西总是在的。反过来说,如果没找到,不是真的删了就是真的没下载过。这能极大排遣了你找不到东西的恐慌感。
第二步,对已有书籍进行分类,文学、科学、教材、工具等十几个门类;
还需注意,越常用的类别文件,对应的文件层级就应该越高,原因很明显,层级高意味着可以更快地访问,你可以选择将目录的层级上调,或者发送这个目录的快捷方式到桌面。
石头为大家介绍一种办法,你只需随意动动手,就可以快速清理管理电脑文件。
正如设立“收纳区”的原理一样,分类整理是必需的,但分得太细太多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所以石头建议任何大目录下建议都建立一个名为“其他”的文件夹,这个文件夹存放两类文件:一是实在不好分类的文件;二是只有一两个文件。不值得再建立新的子目录保存,暂时存放在“其他”里。
暂存是为了给整理赢得时间,一段时间之后,暂存区或者说收纳区满了,文件都快漫出桌面的边界了,这时候怎么办?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文件系统?
4.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1)减少你保存整理文件的时间以及可能造成的投放错误,提高了效率。
第三步,粗略统计每一门类书籍的大致数量;
这个“收纳区”可以直接是计算机桌面,也可以在桌面上开辟一个“近期文档”文件夹。这么做的好处在于:
第四步,根据书籍门类和数量对书柜进行分区,确定每个格子书籍类别;
石头处理文件的第一步,也是核心思想,是建立一个“收纳区”,把你所有类型、所有格式、所有项目正在处理的文件都先一股脑丢到这个分区,在这里决不再细分文件夹,直到闲得无聊或者文件太多以至于目不暇接的情况下再去整理。
石头之前建议过,最好设置一个文档暂存区、收纳区,把最近正在用的文件都丢进去,先别着急整理。
石头上面说的都是“想”这个层面的事,但每个人内心都知道,整理的关键其实不在于怎么安排规划,而在于是否能够持之以恒地落实和执行之前设计的规划,想得再好,即使用“中图法”去分类文件夹,做不到也是没用。
2.把未完成事项、库存文档和参考资料三类文档分开
石头小时候是这方面的典型负面案例。小石头有一个很大的书柜,石头爸很爱给石头买书,书柜里很快都塞满了石头自己的书,各种童话大王、各种漫画、各种百科,很快这个书柜就成了家里的卫生死角。
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摆脱“总是在整理”的巨大工作量和心理压力,不用在“处理”和“整理”两种状态间反复切换,文件来了,随手一丢,然后专心处理,而不考虑整理的问题;有空闲时间了,再专门整理。无论是处理还是整理都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效率当然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