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秘书工作手记 > 一、机德反映人品

一、机德反映人品(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6.注意!以下几种场合,发短信比打电话妥当

标点可以改变文字的气质,是不是很有道理?

石头这种才思不够敏捷的人,是尤其爱发短信的。电话通了你就得说话,有时候没有什么思路,有时候会不好意思,有时候则不知所措。发短信就没有这些烦恼,它本质上是一种间接和滞后的交流方式,你可以深思熟虑、可以遣词造句、可以查百度、可以求助场外热线,都可以。石头觉得,以下几种场合,发短信比打电话来的妥当。

在结尾处,使用句号,给人心理上产生肯定、强调、果敢、坚决等一系列的心理感受。在两个文字间加入逗号,使阅读进行停顿并分解。虽会增加诗意感,但整体感受略显犹豫。省略号结尾,蕴含未尽的思绪,可以引发观看者的深入联想。

<b>给领导报告情况时</b>

从空白,到句号,到感叹号,再到笑脸,相信大家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这条简短信息里的情绪和态度变化。

不注意标点的人可能只回复领导一句“好的”,严谨一点的人会加上句号,回复“好的。”,善于使用标点的人则会加上感叹号,“好的!”,成精的人就更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声情并茂的回复道“好的!:)”。

空白标点的回复,虽然说不上有多么不恭敬,但总觉得隐隐约约透着一种随意和漫不经心,加上句号就好多了,但似乎还稍显冷淡。加上感叹号的回复情绪就更加饱满,让领导充分感受到收信人对工作任务的重视以及保证完成任务的坚定;加上笑脸之后就更不得了,短短的两个字处处洋溢着年轻人的热情,让领导有一种说不出的亲昵感。你说说,这标点的作用大不大?

拿一条最简单的短信,两个字的回复“好的”做例子。领导给你发来短信:“石头,请明天之前把周日活动的讲话起草完毕发给我。”你当然是满口答应,这也算不上是什么困难的任务。

所以说,在短信里省略标点是得不偿失的。短信里的标点,首先要规范。就像写公文一样,该逗号的逗号,该句号的句号,该引号的引号,连发短信都一丝不苟,这不就是领导最爱的,对待工作严谨认真的好同志嘛。

石头曾经在知乎上看过一篇帖子,认为标点可以改变文字的气质,比如:

有事情要和领导报告或请示,少电话多短信是没错的。领导一般都很忙,如果你想说的事情百把字就能说清楚,尽量编一条条分缕析的简短短信发给领导,这样的好处很明显:不打扰领导,不会打断领导正在进行的工作;领导可以在方便的时候再查看短信,而不占用太多时间;如果忘了内容还可以随时查阅短信,比如会议的时间地点等,也算一种记录。

5.标点符号也有表情

如果你要汇报的事情实在太复杂,必须要电话汇报,也先别急,领导万一特别忙呢?你可以先发条短信与其联系,预先征求一下意见。比如:“有事请示,是否方便给您打电话?”如果对方没有回短信,一定不是很方便,过段时间再以短信提醒;如果对方告知有时间,或直接电话回过来,就可以马上通话了。

有心理学家分析说,发短信不加标点符号的人有点小聪明,在一些事情上会尽量走捷径,甚至有些懒惰。这种观点石头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标点在短信中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断句那么简单,标点也是有态度的,有时候甚至可以传达强烈的情绪。

其次,短信里的标点,可以多用用感叹号这种表达强烈感情的符号,让人能从冰冷的短信里感受到你的用心和温度,甚至有时候适当卖卖萌也未尝不可。当然,一个大老爷们短信里净是(~▽~)~*(~~~~~)(~ˇ~)(~~)&gt;_这种标点就有点过了。

这看上去是个小问题,发短信不是写文章、排文件,对标点本没有严格要求。不少人短信发着发着就越来越随意,要么短信里面的文字密密麻麻,没有一个标点与断句,读起来超级费神;要么根本懒得用标点断句,敲出两个空格当作标点了事;要么前面的标点规规矩矩,到了结尾收的时候却戛然而止,没有标点。

接受任务时,表示感谢时,汇报工作时,都可以通过标点符号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比如:“好的!马上就办!”“明白了!您放心!”“已落实相关工作!”领导看你对工作这么有信心、有激情,反应这么迅速而炙热,心里的好感必然呈指数级别上升。

这让石头联想到办公室人发短信、传微信应该如何使用标点符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