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一个雪夜(第2 / 6页)
那是什么?为什么我会看见那种东西……那真的是应该存在的……
她的肩膀突然被人轻轻地推了推。
是楼下那个年轻人。
至于要问具体有多少人是以太人类的话,那就更无从考证了。在人类的历史里,隐藏了太多一生都没能以太化的以太人类。他们留下了带有这一基因的后代,而后代又留下了更多的后代。一代复一代,这些或许已经以太化了,或许一辈子都没有以太化的“人类”,就彻底融入了社会。
换句话说,以太化后自然需要遵守更严苛的管理条例,这并不是什么会毁人一生的情况,也因此,它才会是那个“运气好的情况”。
她最后又用水擦了擦嘴,刚转身出门,就发现之前被自己的包打了的年轻人正有些局促地在门外等她。
他是个清秀的年轻人,看着面善,会让人不禁想问路。即使是挨了林雯雯一包,他投来的目光也是探究多于生气。
林雯雯一下就愧疚了。她刚想道歉,却一瞬间汗毛倒竖,吓得转身就跑,更是顾不得身后情况,只知道埋头跑到自己的房间门口才停下脚步。她抖着手想开门,但不论戳了几次漂浮在面前的屏幕,都没能找到能与房门相匹配的钥匙。
林雯雯第一次这么希望自己遭遇的是以太化。至少这样她只需要变成一个现今已经被习以为常的特殊群体就可以了。
以太化,以太人类。她暗暗祈祷,又将一捧水扑上了脸,像是想提前粘起自己尚未裂开的脸皮。
以太,是这些年科技爆发的基础。不论是使用什么类型的方法论做学问,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拥有同一种倾向:寻找最为基础,无法再被进一步分割的概念或者元素。在无数的幻想类作品里,这些连是否存在都成问题的基础元素被赋予了同样无以计数的不同性质。可当它真的出现在世界上时,人们却只能发现它最基础的那一种用处。
构成。
它们被认知为极微小的单位,以至于甚至可以吸附在意识这种几乎没有任何物理学质量的“东西”之上,于是生命便从死物中诞生,以将意识活动实体化的研究以太学终于登堂入室,以全新的视角研究由这些互相连接着的小单位所构建出的已知的、未知的万物。
她这才惊觉这家青旅因为过于老旧而根本没有配置模块化的钥匙,前台给的实体钥匙不在兜里,可能是被她随手放进了背包。
可背包现在也已经不知去向。
她又摸了一遍衣兜,未果,恐惧便一下压垮了她最后一丝神经。她脱力地蹲在了门口,把头埋进胳膊里,努力平复着疯狂的心跳。
应该没追上来吧?也是,没有人会没事追一个陌生人的。她自我安慰。
她抱住自己,想起刚才见到的那个东西就止不住的战栗。她的脸上一片湿漉漉的,头发黏黏地沾在脸颊上,那并不是什么好受的感觉,却是此时她心中恐惧的绝佳具象化。
“以太生物”就是由未知走向已知的生物之一。但在他们变得可以被认知之前,他们一般会被认作妖怪、怪物,或者其他的用来形容这种有着异常体质,不稳定新型的奇特生物的名字。
以太生物说是生物,其实也并不是某种特定的种群。他们的本能让他们在如地下种子一般蛰伏着的胎儿期就去模仿其他生物的生理构造,混入它们的族群,装作幼崽接受社会化,最后成长为其中无比普通的一员,再繁衍后代,将自己的基因病毒一样混入其中。
但只要属于以太生物的基因被激活了,那就会引起一系列的,从外貌到内里的变化,这一过程被称为“以太化”。
人类自然是会被模仿的生物之一。
模仿了人类的以太生物,就与人类留下了带有以太生物基因的后代。这些后代虽然看起来与普通人无二,但是却携带着以太化的基因,他们便被叫做以太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