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史上最完美的朝廷机构,朱元璋眼馋了!(第2 / 4页)
推荐小说:
不仅如此,没有宰相从中缓和,皇帝就要直面朝中所有大臣,一旦有任何冲突,双方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
这样会极大增加皇帝与大臣决裂的风险。
朱元璋当然不在乎这一切,他精力极度旺盛,一天批阅十二个时辰的奏章都不觉得累,是一个天生的工作狂。
而且他治下的大臣,被他训得像狗一样,也完全不需要考虑决裂的风险。
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自己都解决这些弊端,朱元璋才毅然决然废除了宰相制度。
这就像一个乞丐拼尽全力得到了一些钱财,终于摆脱了贫困和饥饿,而这个时候却有另外一个人伸出手,要分走他的钱。
凭什么?
朱元璋就是这样的心理。
而那个伸手要分他钱的人,就是宰相!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朱元璋动了废除宰相制度的心思。
但他却忽略了自己死了之后,后世皇帝没有他这个精力,更没有他这样的实力。
这一点天幕里的朱由检就曾经提到过。
朱元璋虽然嘴上不愿意承认,但事实摆在眼前,他其实也是不得不低头。
宰相制度的废除,也为朱棣上台之后,建立内阁制度奠定了基础。
在天幕中透露出来的信息中,他也知道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确实废除了宰相制度。
但无论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
宰相制度同样如此。
宰相看似分走了皇帝的权力,但也承担了大量的政务处理工作,也算是变相的减轻了皇帝肩上的重担。
朝廷中没有了宰相,那么天下所有的政务处理,全都要落在皇帝一个人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