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闹大(第2 / 4页)
墙角歪歪斜斜长着一棵枯树,枝干越过围墙,姜回站在树下,把弓箭并杂物一起绑在身前,估算了距离,便开始攀爬。
她身量轻,动作也虽生疏可很快就变得灵活爬到了与墙并高的位置,小心翼翼的伸出脚踩在瓦片,从堂鼓旁走下来的绥喜发现姜回不见了踪影,正慌乱的寻找,眼尾正好看见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刚要惊呼,便被姜回不动声色的制止。
“那姑娘声音似曲里唱的般涧击翠玉,有这样一幅好嗓子容貌绝对差不了。”
郎溪摇头笑笑,并不以为然的模样。
“嘿!你敢说你不是觉得她嗓音特别才出言相帮?”
二人声音渐渐远去,至不可闻。
班主忙完回来,问郎溪那姑娘走了没有,郎溪点点头,随手一指:“银子放在那儿。”
“班主,我那里还有一张弓,只不过断了,回头用红线一缠,足够用。不如这张弓就让给这位姑娘?”说话的人脸上还涂着妆,看不清相貌,但说话间却很容易让人心生亲近。
方才还犹豫的班主此刻略一停顿,便同意了,“姑娘,这是把旧弓,当时花了500文,我也不多要,你给个300文便可。”
姜回摇摇头,“我同样给500文,这些箭矢都归我。”
“行。”班主也不磨蹭,将箭矢和细弓用绳绑在一起递给姜回,正巧,身后有人唤他,便让她把银子交给身旁这位年轻人。
“方才多谢出言相帮。”姜回道,单凭三两句话就能改变班主的主意,足可见这人在戏班子中地位不凡,可姜回却也并没有深究的兴趣。
班主道,我不是这个意思,郎溪并不接话,班主笑两声,朝着郎溪指的方向走过去,却突然惊讶道:“不是五百文吗?这怎么变成了一两……银子?”
郎溪愕然。
……
姜回打听了杂货铺的所在之处,买了二两浸油棉并一个火折子。
东西街县衙对面正巧是南北街道,在县衙正门斜对处形成一个封闭的窄巷。
“无需多谢,顺手相帮,今日便忘。”
“既如此,银货两讫。”姜回说着,把银子放在原本放置弓箭的位置,拿起包裹转身离开。
见她走远,有人上来同这位年轻人搭话:“郎溪,好不容易来了位漂亮姑娘,你说话竟也如此噎人,顺手相帮,转眼便忘,堵的人话也说不出半句。”
“无心无情,又不是方外道士,无趣的很。”
“那姑娘带着幂篱,你怎知她漂亮?”郎溪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