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70年代发大财 第131节(第4 / 4页)
缝纫工毕竟大多都是女工,难免有需要带孩子的。有了个托儿所,家里老老小小也都会放心。
托儿所的阿姨有两个年轻的,专门教岁数大点儿的小朋友唱歌跳舞,认识一些字和简单的算数。两个年纪大的就照顾那些一岁来的小孩子,哭了闹了尿了饿了的,这得熟手才能收拾好。
这里的孩子目前也不多,统共二十二个小朋友。两岁以下的不到六个,两个阿姨也忙得过来。岁数大的都能学规矩听话了,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现在的年轻老师已经开始教普通话,小朋友学的有模有样的。
又轻松又能满足自己的设计灵感,不忙了就当包租公到处收租去。
至于厂子……
就丢给陆向阳管呗,反正他是没这个能力了。
第156章 视察
白清霖在这边,手把手的教大伯娘和三婶儿打板,然后用机器制版裁剪,教了一个星期,俩人就出师了。
这种款式目前很少在大陆见,但是等有了春晚,大家都会在舞台上看到这款服装。
还有一款裙子算是学生连衣裙,海军领,两寸宽的松紧腰带,可以在前面或者后面卡住腰。腰带可以是单独的单品,腰带扣有好几种款式,蝴蝶结的,套环的,月亮和太阳的。
这些需要鲁厂长提前去跑加工厂订制,以后腰带都能拿出来单独卖。
还有两款呢子大衣,考虑到现在人个高的不多,做的都是短款,刚到大腿。一款女士的双排扣加细腰带的,一款男士双排扣直筒,不过领子和袖子都有点儿亮眼的小设计。
女款的毛呢料也是定做的,白清霖特别心机的把回形窗花格设计出来拿去布料厂订制,出来效果相当不错,非常适合做女士大衣。而且这次还添加了千鸟格的元素,黑白相间十分大气素雅。
这妯娌俩在这方面还是有点儿天分的,三婶儿擅长打板划线,还能计算布料用度,能节省不少出来。大伯娘话不多,但是心细手勤快,推布裁剪胆子也大,不畏畏缩缩。
两个人一配合,很快就把第一条裙子的布料都裁剪好了。
接下来就是拿去包缝,也就是锁边,然后拼接缝纫,钉扣子上拉链。
当第一条裙子做出来的时候,所有工人都很激动,盯着白清霖一个劲儿的看。等白清霖检查后表示完全合格,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忙完这些,白清霖又去厂里的托儿所看了看。
其实在华国古代,就有类似千鸟格和各种格子的编织布料了,只不过后期都被欧美那边的设计师拿走改良,成了他们的成名作品。
只能说,华国在某些不经意间,丢了很多老祖宗留下来的审美,实在可惜。
最后两款都是裤装的西装套装,也是分男女。
国内目前很少有地方批量做西装,大多数都是干部服和中山装。不过他们厂子毕竟是要做不少外国订单的,普通亲民的西装也可以拿出来了。但想要更好的西装,得去沪市,那边很多老师傅有着更加非凡的手艺,有的不亚于什么意大利订做之类。
白清霖早就给自己想好了,等改革开放了,他就专门做高档的服装定制,专门量体裁衣,会员制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