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集思广益(第3 / 4页)
好像是从戴逢春的话中得到了什么启发,雷老举起酒杯对站在孟老身后的孟季明说:“季明,你给我倒一杯女儿红,再给我拿一个空杯子来。”
孟季明忠实地按他的要求做了。
准备完后,雷老拿着空杯子对李远方说:“小子,再给我倒一杯你那‘A2’。”
李远方不知道雷老想干什么,但看他表情少有地很凝重,就老实地给他再倒上一满杯。
雷老把新倒的六十年女儿红往他原来没喝完的那半杯“A2”里倒了一点,然后再往里倒了些“A2”加满,拿起一根干净的筷子使劲地搅了搅。
不过这个原因李远方不想告诉戴逢春,就若有所思地对他说:“戴师兄,倒不是我小气,实验是叶黄做的,不知道她当时怎么搞的,目前的这套装置只对梅山酒厂出来的花雕酒有效果,对别的酒厂调过来的花雕以及梅山酒厂自己出的白酒之类的,可能因为水质以及酿造工艺不同,都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所以我把这些装置给你了也没有多大用。
我想可能叶黄当时是专门针对梅山花雕做的实验,她这人比较粗心,考虑起问题不是太周全,等她从美国回来后,我再和她好好研究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我想,到了以后这个装置我是应该给你们各个分公司也装备上的。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一套这样的设备的功率是四十多千瓦,要是你们每个分公司都要求在总公司放十台这样的设备,就算改进后将每台的能耗降到十千瓦,恐怕我也得出钱在梅山镇建一个发电厂,那样才能保证这么大的用电量。
现在你就不用给钱让我专门为你准备十台装置了,我担心目前梅山镇的电网不能保证我们的用电量,我答应以后每月给你五吨经过二十年陈酿处理的花雕行不行?”戴逢春高兴地说:“好,五吨就五吨,目前应该够用了。
做完以后,端起女儿红在鼻边闻了闻放下,然后又端起勾兑过的那杯“A2”闻了闻,再小心地尝了一口,最后再尝了一口纯粹的“A2”。
都尝完后,满意地晃了晃脑袋,对孟老说:“老二,你也都尝一尝,说着将经过勾兑的“A2”往孟老面前的那个空杯子里倒了一些,再从身旁的戴逢春面前拿过他的那个空杯子,给孟老倒了点纯粹的“A2”。
孟老像雷老那样都尝了一遍后,郑重其事地对雷老点了点头。
得到了孟老的认可,雷老兴奋地把他勾兑出来的“A2”举了起来交给身后的孟季明说:“给他们都倒一点尝一尝,看我的发明怎么样?”所有人都如他所说的尝了尝后,发现经过勾兑后,“A2”的香味浓郁了许多,几乎和纯正的六十年陈酿差不多,而且味道比女儿红还要好,成了一种无可挑剔的好酒。
等到所有人都尝过以后,雷老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对李远方说:“怎么样?这酒不错吧,以后你往处理出来的酒里面加上一点点真正的陈酿,香味就和纯正的陈酿几乎一样了,这就解决了你这些处理出来的酒香味不够好的问题,卖酒的时候你告诉人们说这就是多少多少年的陈酿也没有人能挑出什么毛病来。
不过远方,我想要是你真的在酒瓶上标着‘二十年陈酿处理’不是太合适,现在流行绿色食品,连转基因食物有些人都不敢吃,你要这样标注,别人还以为这酒是经过射线处理或者加了添加剂的,容易产生误解。
不如这样,你就像给茶叶分级那样,标上‘顶级’、‘特级’、‘一级’之类的,分级标准就按照经过处理的时间来定。
比如把经过三十天以上处理的定为‘顶级’,也不说明这顶级是按照什么标准定的,只要味道不错,每瓶卖他一千块钱,喝酒的人爱买不买的,这样就解决了你说的不是真正陈酿的解释问题。
另外,我们还可以找人散布小道消息,说顶级的酒里面添加了梅山酒厂现有的二十年以上陈酿的女儿红,有的甚至还加了一部分六十年陈酿,大家想想六十年陈酿的女儿红一坛拍了二十多万,而且是有钱也买不到,就算顶级酒每斤里面只加了半钱,千把块钱一瓶也合算,这样我们的酒就更好卖了。
反正我们有多少坛六十年陈酿的女儿红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别人找我们证实我们干脆不作解释,只说这是公司本身的技术秘密,他们爱信不信的,谁又能奈我们何?”只把酒分等级,不标明多少年陈酿处理,李远方觉得戴逢春的这个建议很好,这个擦边球一打,确实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宣布个小道消息的做法也不错,但他还是有些疑问,就问戴逢春道:“戴师兄,要是人们通过小道消息知道我们这酒是勾兑出来的,还愿意买我们的酒吗?”戴逢春摇着头笑了笑说:“看来你们这花雕酒还是完全按着传统的方法来做,其实现在市面上的许多酒都是勾兑出来的,那些啤酒和普通的白酒不用说,连国酒茅台都是利用勾兑的方法搞出各种不同的风味的,这个问题你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