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衣锦还乡(第2 / 3页)
李远方内疚地说:“辛苦你了!”周幸元笑着说:“这是应该的,我是天生的劳碌命,这次回来,以后我基本上就是一直在家呆着不用出去了,想想都觉得不大习惯,所以只要有机会我就多出来跑一跑。”
李远方被他的话逗笑了,于是问起了他设备安装的情况,周幸元将进展情况和所遇到的问题一一地向他作了汇报。
照周幸元说,这次设备的安装还比较顺利,除了在李远方老家加工的外壳因为当时设计的不合理、部分固定件与设备不配套外,没有发现别的问题。
在此之前,隋丽已经去过福建惠安,在福建当地的一个合作伙伴的帮助下,非常顺利地在螺城镇挑选了一个表演南音的班子,签下了劳务合同,并由那个合作伙伴代为办理出国手续,只等海外分公司开业之前飞到旧金山去。
按照计划,在海外分部里除了表演南音的班子外还要有表演京韵大鼓的,这样的人选,钱老已经委托他在北京的几个老朋友作了初步的安排,不过他还得亲自回北京一趟,将事情最终确定下来。
等到钱老再回到梅山镇的时候,将把老伴也带到梅山镇来,和他一起在梅山镇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起颐养天年。
以后可能不怎么回北京了,这个国庆节就无论如何都要到北京去陪钱乐敏母女俩过,所以钱老最晚得坐三十号下午的最后一班飞机回北京。
因为对戴逢春这些办事特别夸张的新合伙人的种种行为的不理解,钱老需要李远方当面给他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所以李远方必须在钱老回北京之前赶到梅山镇,在那里开一个改制成集团以后公司的第一次高层会议。
背井离乡苦不堪言,却基本上处于吃不饱也饿不死的无奈境地,有的时候还略有亏空。
相比较而言,当年留在家乡的他的那些同龄人,虽然开始的时候没有像他那样看起来那么风光,但这几年来,却都发展得越来越好,开的都是好车,新盖的高楼就像是一座座碉堡。
而在周幸元的家里,老母亲和妻女还住在十多年前他发了点小财后,为结婚而盖的那栋低矮的平顶房里,在旁边高楼的衬托下,显得就像是旧社会。
所以这十多年来,周幸元一直无颜见江东父老,连年都很少回家过,中秋节就更不用说了。
去年和李远方开始合作改制原来的咸亨酒店以后,周幸元总算时来运转,渐渐地成了在外地的同乡中的名人,而在梅山实业改制成梅山集团之后,被李远方任命为拥有价值十多亿的企业品牌、资产数十亿、分公司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集团公司的副总裁,周幸元终于觉得扬眉吐气,可以在乡人面前挺直腰杆了。
三十号下午李远方的课表上没有课,上午则有两节彭教授讲的数学课。
既然是彭教授讲的课就很好办,跟他打声招呼就可以了,所以李远方在二十九号下午就途经宁波回到了梅山镇。
李远方以为隋丽会亲自到机场接他,但实际上去接他的只是周幸元,因此,他的心中很有些失望,失望之情甚至形之于色。
周幸元是个聪明人,而且隐约猜到了几分他和隋丽之间的不寻常,上车以后向他解释说:“隋总这两天在忙着准备那些带到美国去的文件,钱老明天上午又要回北京,有许多事情她还要向钱老请教,所以来不了,特地让我来接你。”
李远方问:“是她要求你来的还是你自己要来的?”周幸元转过头笑着看了他一眼说:“是她让我来的,我今天上午刚从你老家回来,把几个送去重新加工的配件取回来,本来是想休息一下的。”
所以,虽然家里的新房子还在计划中,但对现在的周幸元而言,却是到了应该衣锦还乡的时候了。
于是乎归心似箭,恨不得早一天回到家乡,早一天和亲人团聚。
李远方回梅山镇的心情,和周幸元比起来也好不了多少。
以王梦遥去世为由,暑假的时候他没有回家,所以也很希望回家去过中秋节,可惜学校里的功课不能随便荒废,只有舍而求其次,国庆期间回家一趟了。
另外,隋丽定于三号上午从宁波转道北京赴美国公干,而他前一阶段和隋丽在一起呆了几天后,食髓而知味,当然想充分利用剩下的这几天时间和她在一起好好温存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