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紧锣密鼓(第2 / 3页)
我接到报告后立即从老家赶回来,进去看了以后,发现这个酒窖里面埋藏了大大小小几百个酒坛子,最大的四十多个的容积在一立方米以上,而且所有的酒坛子基本上保存完好、封口完整,如果里面保存的都是酒的话,可能有几万斤。
另外,在酒窖里还有一个樟木箱子,里面装的应该是别的更有价值的文物。
你们三个人把酒窖里那些青花按分类拿走七份,我们公司六个老总一人一份,另外留一份备用。
那些小酒坛,你把其中一个品种的全部搬走,剩下的也是一样搬走七份,大酒坛就先不管了,反正想搬也搬不动,到时候再说。
为了节约时间,现在不用搬得太远,从办公楼后门直接坐货梯上去送到三楼我的宿舍就行,以后找个合适的时机再转移。”
周幸元异常激动地接过李远方的钥匙领命而去,刚走几步,李远方又把他叫住了:“老周,搬的时候注意处理好现场。
等你们搬完了,把我那些同学和所有的保安都叫进去参观。
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听完这话,李远方总算完全明白了钱老截留一部分的目的。
把酒送给了中央有关部门的人,就给梅山集团找了新的更大的靠山,而且因为这次酒的数量太大,甚至于有足够的资本进行大面积撒网,做到面面俱到。
多送一些给那些研究所,研究所的人得到了好处,在最后下结论的时候,肯定会挑那些对梅山集团最有利的话说,而且会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渠道给梅山集团进行宣传。
这种酒不像社会上有定价的名酒,说它是什么价就是什么价,送礼的人当二锅头送,收礼的人也当二锅头收,它就是二锅头了,送这酒的行为就成了很平常的礼尚往来,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
要是担心有人从酒坛上抓住把柄,大不了把酒装在别的坛子里再拿去送人。
然后让他们牵着狼狗控制现场,把参加施工的乡亲也请一部分进去看,搞成大家一哄而上看稀罕的样子。
只要东西没人碰,那个樟木箱子附近没人接近就行了,地上的脚印越多越好。
反正这只是个酒窖,除了整体结构和里面那些酒,也就是那个樟木箱子,多一点脚印,对考古工作应该没有什么影响吧!”周幸元回头朝他会意地笑了笑说:“我知道怎么办,你放心!”周幸元走了以后,为了为周幸元他们的行动多争取些时间,李远方开着机取下了手机的电池,过了二十多分钟才重新把手机打开。
刚把手机打开,顾书记的电话就进来了,顾书记很客气,称呼用的是李远方最不习惯的官名:“李主任你好,请问有什么指示吗?”李远方说:“顾书记你客气了,你是我们梅山集团的父母官,我哪敢对你有什么指示?只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向你汇报。”
然后也没等顾书记继续跟他客气就直接说:“顾书记,今天中午,我们集团在施工的时候挖到了一个酒窖,据初步估计,至少在地下埋藏了六百年以上。
实际上,只要换了酒坛子,就算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一点也没拿,别人也不大可能会怀疑,放了六百多年的酒,谁知道里面还能剩下多少?甚至可以把一些坛子里的酒倒空后,把空坛子交给文物部门,既然是六百多年前的东西,有一大半是空的也很正常吧!这么绝的主意,也只有钱老这样久经沙场的老将才能想得出来。
经钱老提醒,李远方想到了个新主意,对钱老说:“舅公,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其中一个品种的酒全部截留下来,送礼就只用这种酒送。”
一听李远方这么说,钱老在电话那头呵呵大笑道:“你小子比我还绝,把一个品种的酒全留了下来,那可真是死无对症,外界谁也抓不到把柄,那些送出去的东西还会更加稀罕。
你这个搞阴谋诡计这么高明的人,生在现在这个和平年代,真是有点可惜了。”
李远方打电话的时候,周幸元一直站在边上,听到李远方和钱老商量的结果后非常兴奋,迫不及待地对李远方说:“那我们就赶快找人搬东西吧,等会再给市领导打电话!”李远方想想也是,反正准备截留了,干脆先下手为强,免得等会有警察什么的跟着市领导来控制住现场不好办事,于是对周幸元说:“等会你找人去把老贺的儿子叫过来,让我那些同学离得远一点,尽量不要让他们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