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开光大典(第2 / 4页)
李远方这个当徒弟的当然是不会走的,而宋力忠等少数人,虽然所习的大多是道家的武功,但出于对无名大师这个得道高僧的尊重,陪着李远方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主仪式结束后,其他一起来的人都回梅山镇去了,李远方想起王兴安提起的林福祥久久不敢回到天台的事情,就留了下来,到茶社去找林贵发了解情况。
但不知道方丈大师出于什么考虑,竟然说不用了,说既然这是无名大师圆寂前的交待,还是按照无名大师的意愿来办的好。
李远方自己后来想想也是,对无名大师这样的得道高僧来说,把他的舍利子郑重其事地供奉起来本来就是种务虚的形式,是给外人看的,并不一定符合无名大师的本意,请出一半供奉出来就行了,另外一半,就让他这个惟一的徒弟找个安静的地方珍藏起来吧,也可以落个清静。
开光大典仪式非常繁琐,李远方他们到国清寺之前,寺里的和尚就已经在舍利堂里念了好几天的经了。
李远方和宋力忠等人踏进舍利堂的时候,以行云为首的一帮和尚一段经文刚刚念完。
拜完无名大师后,李远方由衷地向侍候在一旁的行云表示了感谢,一方面感谢他为无名大师画了这幅画,另外一方面也感谢他费尽心思真的动员方丈大师找了一块沉香木来做舍利塔。
李远方第一眼到这幅画的时候,眼泪就忍不住流了下来。
据方丈大师介绍说,这画是行云画的,李远方想不到像行云这样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俗和尚画起人物肖像画来竟然非常有灵性,难怪这个在许多人眼里一无是处的假和尚在海外的信徒中有具很高的地位。
不过李远方始终搞不明白的是,按理说行云和无名大师接触并不多,怎么能画出这样一幅特别传神的肖像画来。
于是只能对自己解释说,无名大师可能具有所有高僧共同的品质,所以行云只要按照自己理想中的得道高僧的神韵来画就可以了。
肖像画前,供奉着的是无名大师的舍利塔,和李远方当时向行云要求的那样,竟然真的是由沉香木制成的,而且是由一整块的沉香木精雕细刻而成,下面用黄金打造了个底座。
行云双手合十,摆出一副高僧的模样连声说都是他应该做的。
然后悄声地跟李远方说,他为无名大师画像的时候,同时还画了一幅尺寸稍小一点的,李远方临走的时候可以带走,请回去自己供奉起来。
开光大典的主仪式,李远方他们来了不久就开始了,一大群和尚里三层外三层地把整个舍利堂包围了起来,念经一直念到了下午四点多钟。
如果是道家的类似的仪式,像李远方这样的亲传弟子一般要担负一些重要的任务,但是大部分佛教宗派都是不怎么讲究师徒之间的传承的,所以他来了也只是像别人一样看看热闹,一点事也没有。
像雷老那样性子比较急的人,看一帮和尚念经实在是看不下去,来回转了几圈就由跟着一帮老家伙一起到石梁等地游玩去了。
沉香木的材质与一般的材料不同,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以沉香木做舍利塔,以前很少有过,一方面是沉香木太珍贵,相同体积的沉香木,大部分时候比黄金要贵重得多,另外,沉香木也不易加工,雕刻成玲珑剔透的舍利塔,对雕工的要求特别高。
无名大师的舍利塔有两尺多高半尺多粗,光是这一块体积庞大的沉香木,本身就是一件无价之宝,何况还雕成了舍利塔,里面供奉着天台宗一代武学宗师的五颗舍利。
可见国清寺这帮人为了把他们的教派发扬光大,简直就是不惜血本的。
接到方丈大师的通知的时候,李远方本来想回古城一趟,到黄楼去把另外四颗舍利子也请过来,跟珍藏在国清寺里的五颗舍利子放在一起供奉,以接受各方信徒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