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游戏规则(第2 / 5页)
有个对人工智能有一定了解的记者问郭海林:“郭总,你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你们的‘无支祈’的智能程度相当于自然界中哪一个级别的生物?”当时郭海林非常自豪地笑了笑,然后大声说道:“按照我们的保守估计,‘无支祈’的智能程度应该相当于一只具有在两个极地之间进行迁徙的能力的昆虫!”郭海林这个回答,不仅让新闻发布会的现场乱了套,也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大家都知道,虽然世界各国都在人工智能的研究方面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但除了行星数据之外,目前别的所有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连一个单细胞生物都达不到,从生物进化角度来看,和行星数据的技术差了几亿年。
如果行星数据的“无支祈”的智能真像郭海林所说达到一只昆虫的程度的话,那么在信息世界中,“无支祈”和行星数据就是绝对的霸主。
在信息世界中,如果行星数据想对付别人,比人类捏死一只蚂蚁还要轻松不知多少倍。
为了防止他们的高级注册用户在受人协迫的情况下进行不符合自己意愿的操作,高级用户登记注册完后,在第一次登录行星数据的网络平台的时候,系统会让他自己设定两段固定的用于安全保护的文字,一段文字是正确的,另外一段文字则是报警用的,这两段文字,用户可以随时进行更换,只是更换起来要麻烦一些。
当进行与行星币等财富转移有关的操作时,在通过第一次身份验证之后,屏幕上会再弹出一个窗口“请输入安全保护通行证”。
如果用户嘴里念出的那段话是正确的话,交易成功。
如果用户念出那段报警文字,行星数据的服务器马上就中止交易并锁定该账户,直到用户重新带着身份证到行星数据的代办点申请再次开通。
在一些必要的时候,比如被转移的金额比较大,行星数据的服务器会根据用户当时所用的这台电脑的IP地址,直接向公安机关报警。
所以为了适应盘古平台的需要,行星数据就必须制定出更有效的网络身份认证体系。
对一个自然人的身份进行甄别,最有效的方法是DNA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DNA检测已经变得越来越简单了,但这种方法,在到有关部门申请网络身份证的时候倒还可以用一下,但想在每次上网的时候通过这种方法来识别每个上网者的身份,无疑是天方夜谭。
除了DNA检测外,识别个人身份的方法还有指纹和眼睛虹膜的纹理,但这两种方法也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进行支持,而且因为每个人的这两种纹理是固定不变的,很容易被人利用一定的设备仿造出假的指纹和虹膜来,从而使得识别方法形同虚设。
行星数据将使用的是更加方便推广的声纹识别方式。
与指纹类似,每个人的声纹也是不同的,而且现在的电脑可能没有适应虹膜识别需要的高级摄像头和指纹识别设备,但音箱和麦克风在通常情况下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比别的任何方式都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要是在以前,这种网络身份认证方式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首先因为网速达不到,其次则是一般的系统没有那么强的声纹识别能力。
但在新一代的互联网标准推出之后,这种网络身份认证方式就变成了可能。
在新一代互联网标准时代,下载一部高清晰的电影都只需要几秒钟,传输一段声音就更加轻松了。
最主要的是,行星数据的中心服务器功能足够强大,智能化程度够高,能够胜任这种复杂的声纹识别工作。
在黑客狙击战结束之后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曾经有记者问过郭海林,他们行星数据所掌握的最先进的技术是什么,是特殊的算法还是别的什么东西,郭海林的回答是:“我们所掌握的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核心技术是以‘无支祈’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有这种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我们不管开发什么产品都要方便得多。”
想要获得行星数据提供的网络身份证,每个高级注册用户必须带着个人有效身份证到行星数据的那些代办点——每个地方的梅山酒店或者梅山集团的一二级分销商那里去登记,然后在那些代办点通过星星索这个工具按照电脑上的提示朗读上几次一段比较长的文章。
高级注册用户朗读文章的时候,行星数据的服务器系统将会对他的声纹进行分析纪录,最后生成一个以声纹为基础的个人网络身份证。
有了这个个人网络身份证,以后每当那些高级注册用户使用他的账号登录行星数据的网络平台的时候,不需要与普通的注册用户一样用键盘敲入一段密码,而是会在屏幕上弹出一段随机产生的文字,用户读一下这段文字后,行星数据的系统会将这段声音和原先纪录的网络身份证进行对比验证。
验证通过后,就可以使用高级注册用户的功能。
与此类似,每当注册用户在盘古平台上进行交易等比较重要的操作时,屏幕上也会随机地弹出一段文字要求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