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墙内墙外(第2 / 5页)
于是在许多地方都产生了争相抢购梅山产品的现象,每个梅山酒店的生意也更加红火。
在产品短缺的声明产生一定效果后,李远方又授意周幸元假装无奈地宣布,因为目前梅山集团的产品供不应求,为了控制局势,从市场经济规律的角度出发,梅山集团将稍稍提高一部分产品的价格。
价格提高的幅度,根据产品等级不同,从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不等,低档产品的加价幅度低,高档产品的加价幅度稍高,直到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供求矛盾得到解决为止。
这种时候梅山集团宣布提高产品价格,虽然有不少人对此有些想法,但目前新闻媒体与梅山集团有关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宋力忠一行的美国之行上面,媒体没有对此作什么渲染,政府有关部门又没有对此发表意见,就没有造成什么负面影响。
因为梅山集团所有产品的产量有限,为了适应美国市场的需求,在李远方的授意下,周幸元不得不临时减少了国内市场的产品配额,紧急抽调更多的产品运到美国去。
宋力忠的美国之行,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相当于是近几十年来中国人首次主动向发达国家宣战,所以也受到了国内民众的普通关注。
民众对这件事非常关注,国内的大小新闻媒体就不得不迎合民众的需要,对宋力忠一行在美国的一举一动进行跟踪报导。
在此同时,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和某种考虑,政府有关部门也向许多新闻媒体发出了暗示,以李远方为首的梅山大学、梅山集团这帮人又为此到新闻媒体去大肆活动,所以有些新闻媒体对这方面的报导简直就是不遗余力的。
行星数据和梅山集团的网站,以及与行星数据有业务联系的那些新闻网站,当然更加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值得宣传的细节。
隋丽与吕光辉的往事,虽然在国内受人诟言,变成了某些人攻击梅山集团的武器,但对美国民众而言,这事根本算不了什么。
美国民众——包括那些华侨的目光,只集中在隋丽于逆境中奋发图强成为梅山集团的常务副总裁、与人共同打造了“梅山”这个奇迹般的品牌上面,对隋丽的经历,基本上以敬佩为主,而很少有人对她的过去说三道四的,没有什么人因为她的过去而看不起她,甚至也没有因此对她有什么同情,敬佩和欣赏的情绪掩盖了所有的负面情绪。
隋丽跟着宋力忠在美国行了一路,许多人对她的狂热也跟了一路。
宋力忠这个“雷神”的身上,有许多让人从心底里感到恐惧的东西,让许多人敬而远之。
而隋丽这个光芒四射的“东方女神”,则让所有人都感到亲近,既是个可以远观近看的完美事物,又是个了解和接近宋力忠这个神人的最好窗口,所以受到了更大多数人的欢迎。
都说“墙内开花墙外香”,如果花香得太厉害,在墙外引起一场强烈的风暴,将花香吹回到墙内来的时候,在墙内所造成的影响其实更大。
所以,当隋丽被美国民众和新闻媒体称为“东方女神”的消息传回国内的时候,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对梅山集团的诋毁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风向就马上变了。
现在的人多少都有些随大流,有的人甚至于还有些崇洋媚外,既然美国人对隋丽推崇成这样,由此可见隋丽这个人确实是非常不错的,以前某些人对隋丽和梅山集团的诋毁,应该是出于对梅山集团的嫉妒而搞的阴谋诡计。
于是,在国内民众的心目中,经过绑架事件后梅山集团的品牌形象不仅没有受到损失,名牌地位反而更加巩固了,几乎被人看成是国内第一品牌。
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李远方的授意下,周幸元不失时机地通过种种途径宣布,为了适应美国市场的需要,梅山集团目前的产量有限,所有不得不减少在国内销售的产品的配额。
所有人对隋丽的态度,比对宋力忠本人还要热情得多。
美国人都讲究个女士优先,因为隋丽特别受人欢迎,又是女士,所以美国的新闻媒体对隋丽的报导比宋力忠本人还要多得多。
而隋丽,则在有意无意中都要把自己跟梅山集团和“梅山”这个品牌联系起来。
于是,随着宋力忠美国之行的继续,隋丽和“梅山”这个品牌在美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一次次地被推上了一个个新的高度。
从宋力忠到美国之后一个星期开始,在美国各地的每家梅山酒店都是门庭若市,而梅山酒、梅山茶等梅山集团产品在美国的订货量,则在短时间内以几何级数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