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八十一族(第1 / 4页)
钳耳璜除了姓氏怪一点,跟其他人相比算是最普通不过的,所以马进军过后就没太把钳耳璜放在心上。
钳耳璜主要在国学院讲授钟鼎文,另外也经常到武学院去指导一番。
按理说钳耳璜的钟鼎文讲得不错,好像没有什么字是他不会辨读的,课讲得也很生动,很受学生和青年教师们欢迎。
但因为他这个人有些自以为是,总是喜欢用自己的一家之言去推翻以前那些国学大师们的结论,还不跟人解释为什么,总说他讲的肯定是没错的,用不着多作解释,更没必要进行探讨。
这让以国学院长蒋冠航为首的许多国学教授大为恼火,经常打着“不能坏了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的旗号到负责大学常务工作的马进军那里告钳耳璜的状。
第二十七章 八十一族第二十七章八十一族在隋丽和吴晓意眼里的陌生人中,那个走在第二排的小老头,马进军倒是认识的。
这个人名叫钳耳璜,八九年前曾经应宋力忠之邀到梅山大学讲过半年学。
因为钳耳璜的名字听上去特别怪,所以当宋力忠向马进军介绍钳耳璜后,马进军的印象很深。
回去后查了才知道,“钳耳”是羌族的一个古姓,现在估计很难找到姓这个姓的人了。
宋力忠介绍的时候也说过,钳耳璜是老家住在川藏交界处的羌族人,按辈分他应该叫一声哥。
被梅山大学的教授们如此排斥的“世外高人”,钳耳璜是第一个。
偏偏人是宋力忠带来的,马进军感到很为难。
幸好钳耳璜讲完一个学期课离开梅山后就没再回来,马进军终于可以大大地松上一口气。
至于钳耳璜在武学院教了些什么,因为他从来都是一对一地单独指导,除了当事人之外,其他人都不清楚。
而且,凡是经钳耳璜指导过武学的人,在钳耳璜离开梅山后不久全都或辞职或退学,别人就更加无法了解钳耳璜在武学院的教学情况了。
但宋力忠对钳耳璜的介绍也仅此而已,没说更多的。
梅山大学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经常有所谓的“世外高人”应邀到国学院和武学院讲学或者交流,短则几天,长则数年。
按照董事会的规定,这些人都不在梅山大学的教师编制之内,校方对他们不作任何限制,基本上只开讲座,或作单独交流辅导,没有正式的教学任务,比客座教授和国外来的交流学者的要求还要宽松许多,各方面待遇也高得多。
更加特殊的是,这些人来的时候必须持有某个董事签名的推荐信,或者由某个董事亲自送来,在梅山的所有费用,则全部由该董事负责。
既然是享受特殊待遇的“世外高人”,都是经由梅山大学董事会成员推荐来的,自然有其特别之处,再说事实也证明这些人确是学有所长,费用又不需要从大学的经费里支出,久而久之以后,加上来的人越来越多,更换得越来越快,马进军等学校的具体管理者们就只认推荐信,至于这些人的真实身份来历、以及是否有任教资格,一概懒得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