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123章:集团化训练的重要性

第123章:集团化训练的重要性(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三百沂山铁骑分列两旁,人无怒吼,马未嘶鸣,煞气凶戾至极!

创建迄今历经年余,昔日怒吼杀意腾腾,如今却悄无声息,宛若长刀入鞘。

集团化作战意味着至少千人为阵的多阵兼并协同作战。

不是一个个军种指挥,而是见缝插针式,不留给敌人丝毫喘息的协同厮杀!

得到新的模拟策略和作训方式,魏昶君默默点头。

“通传红袍六军,民部,启蒙部,明日玉皇庙校场,初步测试集团化作战!”

不日清晨,玉皇庙校场。

魏昶君在阅大国回信。

回信数条:

「古代军事集团打造及训练模拟数据」

「骑兵与火器配合战法拟定」

「集团化作训方式及阵型变化测试」

启蒙部,民部在魏昶君带领下抵达。

昔日此地为妖教作乱,蛊惑百姓之地,如今铁血精兵汇聚林立,煞气汹涌。

作训场地更是扩张近三十亩,其中更加设马匹操练场地,步卒刺杀场地,红袍军靶场等多项基础。

火绳枪兵总长岳豹,率三百人列阵,背负一枪,手持一枪,装填弹药后,呈三排列阵。

红袍军卫总长莫柱竣,率四百人列阵,梭镖林立,神色坚毅如铁。

是的,此次后世信件内容重点是关于大规模练兵要点。

在历史上,鞑子有传闻满万不可敌的说法,但鞑子真正每每能击溃明军,则在于集团化作战。

第一,明军多用军户制,鞑子则是用更近代的多八旗动员指挥。

第二,久经转移苦寒之地的鞑子重视战场掌控与信息传递,运动作战能力极强。

这两点恰恰是集团化大规模作战重中之重,也是明军如今所欠缺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