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严嵩与张居正 > 张璁入阁

张璁入阁(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因此,张璁刚刚走到天津就被召回,杨一清则遭到更为猛烈的攻击。卷土重来的张璁假惺惺为他求情,甚至特地提到当年的礼仪之争。结果是杨一清被批准退休,张璁替代他成为首辅。第二年,张璁又查出所谓腐败案,杨一清被削去官职贬为平民。备受打击的老政治家发病而死,留下的临终遗言是:我真是老糊涂了,竟然被这小子所卖!<sup><a id="noteref_36" href="#footnote_36">[36]</a></sup>

如此力挺,堪称雪中送炭。

得逞的张璁则更加猖狂,直到遇见强劲的对手。

嘉靖很高兴。因为他还是兴献王世子时,就听父王多次说起杨一清,还称其为“楚中三杰”之一。张璁和桂萼同样兴奋,因为他们与杨廷和等人辩论时,杨一清是站在他们那边的,甚至声称张璁的礼学论文无懈可击,就连孔夫子再世也无法更改,还催促席书尽早到任以定大局。<sup><a id="noteref_29" href="#footnote_29">[29]</a></sup>

<a href="#noteref_26">[26]</a>见《明史》之《宰辅年表一、二》,《费宏传》。实际上费宏在正德九年五月曾经退休,十六年十月重新入阁。

皇帝立即挽留,还痛斥张璁说:

嘉靖是满意的。因为杨一清是老臣,张璁是新进。新进生机勃勃,旧人老成持重。新老结合,朝廷就既不至于暮气沉沉,又不至于轻浮躁动,还能服众。

自伐其能,恃宠不让,良可叹息!

这么说,张璁和嘉靖都该满意了吧?

张璁得此批语,灰头土脸多时。

杨一清是老政治家,武宗时势焰熏天的太监刘瑾就是被他扳倒的,可惜他在内阁工作了一年多就被迫退休。很多人对此愤愤不平,纷纷要求杨一清回到朝廷。因此他在嘉靖五年再次入阁时,竟有朝野上下众望所归的感觉。

<a href="#noteref_27">[27]</a>请参看《明会要·职官一》。

接替费宏的,是杨一清。

于是,费宏退休八个月后,张璁便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这时,距离他考中进士才六年多,升迁之快令人咂舌,简直就是青云直上,无人可及。<sup><a id="noteref_31" href="#footnote_31">[31]</a></sup>

接着,他又被罢免职务,撵出京城。<sup><a id="noteref_35" href="#footnote_35">[35]</a></sup>

看来,嘉靖虽然年轻,却很会布局。

然而这并不是斗争最后的结果,嘉靖痛斥张璁也只是给他一点颜色看看。这时的皇帝虽然只有二十三岁,却把权术玩得炉火纯青。他很清楚对于张璁这样的家伙必须恩威并用软硬兼施,何况此时狡兔尚未死尽,还不能烹那走狗。

投桃就该报李,张璁等人坚决支持杨一清入阁。实际上他们当时已经占据了帝国的要害部门,张璁署都察院,桂萼署刑部,方献夫署大理寺。都察院是最高监察机关,大理寺是最高法院,刑部则相当于现在的公安部,三个部门合起来叫作“三法司”,所谓“三堂会审”就由他们主持。<sup><a id="noteref_30" href="#footnote_30">[30]</a></su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