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2 / 6页)
坐了一阵,苏剑豪说有公事,便起身告辞。
临走时还邀请叶歆去他家做客,叶歆自然是随口应了。
他插嘴道:“这事还是暂缓一下更好,屈复清手上有二十几万大军,没有证据就不能冒然彻查。
万一查不出什么,不但寒了边关将士的心,还有可能逼屈复清造反,这恐怕不是大家想见到的结果吧?”众人一阵哑然,只有苏剑豪拍手赞道:“叶公子此言有理。
据报,昌州秋后的旱情减了很多,又有很多地方的富商捐款赈灾,情况己经得到控制,屈爵爷居中调度,不能说他无功。
这事就不必深究了,只要百姓的生活改善了,便是朝廷之福。”
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屈复清与父亲私交不错,而且唇齿相依,眼看皇上一天天衰老,却迟迟不立太子,夺嫡之争只怕很快便要展开,情势也有愈演愈烈的迹象,因此不能不防着事态往坏的方向发展。
叶歆不欲声张,笑道:“往事不必提了,难得有幸见到大人,我们坐下再说。”
旁人见他如此说法,只好忍着好奇心,没有多问。
苏剑豪当然不想提及当年的丑事,高兴地拉着叶歆坐到了台上。
于是叶歆和苏剑豪成了这议事厅的主角,所有人都望着他们两个。
在这种情况之下,苏剑豪当然不便问一些尴尬的问题,只是说了几句闲话。
苏剑豪在众人心中的地位颇高,见他发话,众人都不再言语,于是说起一些其他的不平之事,都是些欺压百姓、逼良为娼的小事,苏剑豪自然是答应相助。
叶歆看在眼里有些想不通——如此看来,苏剑豪经常来到这里,他为何而来呢?难道是拢络人心?可这些人中,能中进士的人有限、能成大官的人更有限,似乎不太值得这么做。
叶歆不由的仔细端详着谈笑风生的苏剑豪。
两年不见,他似乎变了一些,原来的那种不怒而威的气势则越来越浓,走到任何场所都能成为核心人物。
那些女举人的目光更是不同,她们都是出自官宦之家,也有机会参加科考,因而对于苏剑豪这么出众的人品,自然不会放过。
柳成风忍不住首先发问:“苏大人,昌州之事,朝廷为何不彻查?难道朝廷不理百姓的生死吗?”苏剑豪皱了皱眉,思索了半晌才道:“朝廷之事,自有他的分寸,做与不做、行与不行,皇上自有圣裁。
不过,我也觉得似乎应该查一下比较好。
只是我掌禁军,这事不归我管,我不能越权干涉其他衙门的事情。”
叶歆不愿意朝廷现在就查此事,这本是他手上的一个筹码,现在查出真相,手上便少了一个升官的机会。
况且,这事他已计划好了,这是一步重要的棋,不能轻易便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