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2 / 4页)
“紫如果然不同凡响,”叶歆抚掌大笑,高声大讚,道:“黄延功当年在银州征讨马贼颇有成效,想必在军中的威望甚高,而且这批人也跟了他多年,亲信一定遍植军中,即使我去接手也未必能控制,我可不想看到麾下将领阳奉阴违。”
丁旭摸着头嘻嘻笑道:“我竟然没想到这一层,实在惭愧。”
“这个黄延功需要下重手,他这五万人可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啊!断不能大意。”
语中藏话,似是在暗中调侃,叶歆心里像明镜似的,怎会不知其中道理,不由得脸红到耳根上,呐呐地支吾道:“姑娘……何必……”说了半天也没说出来,彆得脸更红了。
紫如煞是有趣地看着叶歆的表情,看了半晌,忍不住捂着嘴轻笑了起来,悄声道:“紫如失言了,大人莫见怪。”
叶歆这才长舒了口气,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你也辛苦了,不必再费神为我奏曲,天目城就在前方。”
马车来到城外,丁旭回头问道:“大人,我们是直接去军营还是先去府衙?”叶歆不想加思索应道:“偷偷找间客栈住下。”
“客栈?”丁旭听得有点摸不着头脑,回头一看,却见叶歆一副认真的样子,心想在旅途上去见当地官员也就罢了,如今到了该到的地方,就应该找黄延功或者天目知府办正事,可叶歆却要住客栈,还要偷偷摸摸地住,他越想越纳闷。
期待的眼神从紫如清灵的眸子中射了出来,直指青山之后,彷彿已看到了山后的万里碧色。
“若能携妻踪马四野,日间遨游于绿茵之上,夜间相拥于银汉之下,沐日饮露,披月揽星,纵使让天下与我,我也不屑……”叶歆微微一叹,脸上显出癡迷之色,情不自禁地娓娓道出心中之所想。
然而叶歆想到自己的构想不知何日才能实现,沧然泪下之感油然而生,但他知道自己任重道远,重任在肩,因而并没有放纵自己的感情,只是深深地吸了一气,又缓缓地吐了出来,以解胸中之闷气。
紫如听得有些癡了,叶歆之言描绘出理想中的完美生活,虽知命运难测,但听此一说,也觉前景美妙,若能做语中之女角,与心上人把臂同游,又有何憾?想到此处,她悄悄地把头转向叶歆瞥了一眼,寻思道:“草原就在山的那边,伴我披月揽星一生的会是他吗?”她迷惑了。
官宦仕绅,名流富商,不知多少人上门求着自己下嫁,然而大人从头到尾都没有流露出一丝的惊艳之色。
叶歆知道他不懂,解释道:“丁旭,为人方正是你的优点,但要在官场打滚就不能不有点圆滑,你哥哥就是最好的例子,多学学,以后有好处。”
丁旭笑道:“大人,我哥那套太难,一时半会儿学不会,还是您多指点吧!”“你知道这黄延功对我们有多重要吗?”叶歆笑咪咪地看着这个心腹,像是老师在考验学生一样。
丁旭略加思考后答道:“应该是他手中的五万大军重要,至于他本人──嗯,好像没有多大的用处。”
叶歆点头讚道:“说的不错,不过只说对一半。”
丁旭一脸茫然地问道:“一半?难道他本人也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叶歆笑而不答,转头问道:“紫如,你认为呢?”紫如略加思索,微笑道:“他是领兵的,这五万人一直是他指挥,也一定有不少心腹将领,要是不理会有大患。”
马车狭小,旅程中,肌肤相触的次数已经不计其数了,甚至相拥而睡也不是没有过,然而大人襟怀坦荡,从没有越礼之事,天下竟有这种男人,他的心真是坚如铁石吗?紫如开始想自己的将来,是伴随着这么一位谦谦君子,还是借叶歆的宽怀大度另觅他方呢?一时间,无数的想法混杂着涌入她的脑中,使她有点茫然。
想着想着,她从幻想中醒来,暗笑自己多虑,暗忖:“何必多想,能出青楼已是万幸。
大人赎我出青楼,又待我如友,眼见大人忧虑日深,愁思不断,我虽不能持戈而战,但也应为大人解忧,以尽绵薄之力。”
见叶歆沉默不语,若有所感,便柔声劝慰道:“大人车马劳顿,不应做此悲凉之感,你不是说看着草原心胸都广阔一些吗?何不远望青山,近聆妙音,以解旅思?”叶歆微微一笑,感激地看着紫如道:“当日皇上逼我把你带来,我的心中实在不高兴,可回头想来,若不是有琴音歌声相助,旅途难耐啊!如今没有琴音竟不能寐,也是奇遇,只苦了姑娘。”
紫如嫣然笑道:“天下最难得的是就是知音两字,既然大人不愿让紫如服侍日常起居,紫如只好以琴曲歌声为大人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