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神农祭坛(第2 / 2页)
好不容易大家一起爬了上来。上来后便来到了雕像前的瞻仰台(古时为天子祭礼,瞻仰的地方)。
稍微作休息了一下的他们,又跟精力充沛的李娜从官道冲了下来。从人心中可谓是有苦难言。
下来后的他们就被导游带到了一棵古树边,解释道:“这棵挺拨的古树是千年铁坚杉。树高48米,胸围8。2米,需5人合抱。主干坚似青铜,叩敲铮铮有声,树身苔痕斑驳,犹如翠绣。据考证,这株大树历经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等朝代。此树曾被雷击,古人为纪念神灵,求福免灾,在基部雷裂处,略加修凿,成为树庙,供奉神农金像,一时间香火不绝。逐渐古杉伤口愈合,金像裹进树肚,故被称为神树。”
听完后大家都好奇的看着这棵大树,还真的跑上去围抱着试试,结果让他们更惊讶,需要6个人才可以抱的拢。
在神农祭逗留了一上午的时间,就继续坐车向神农架的其他景区进军。
这些东西不用说,都是骗人的。那个所谓的大师说金钟时运低,要他好好的上香拜拜。好奇的金钟跟着那和尚去拿香,一看就傻了眼,只见那根香粗如灯柱,高过1米,最可怕的是,这一根香要200块钱,当时就吓的金钟没命的跑,内心还在嘀咕:这不是“杀猪”吗?一根香200块,比抢银行还划的来。
在那五行地的前端,就是高10米的图腾柱分别立于祭坛的左右两边,柱上的大小牛首以示神农氏为牛首人身,子孙后代繁衍之意。图腾柱的前方有两幅大型浮雕,展现了神农氏一生的丰功伟绩。两幅浮雕之间设有九鼎八簋(古时人们用以煮盛的物品,现为中华民族的最高祭祀礼器)和钟鼓楼以供炎黄子孙在此祭拜先祖,寻求庇佑。
“好长的两条楼梯啊!我们一起上去吧”李娜站在摸着图腾柱欢喜道。
这所谓的两条楼梯,分左右两条。左边为官道,右边为民道。旅游者一般要从民道而上,官道而下,这代表以后富贵繁荣。
李娜也不懂这些,直接跑跑到这边的官道就上。只见那导游大呼道:“姑娘!你走错了!要从右边上去,左边下来,你不要搞错了。”
听到声音的李娜顿时停了下来,不好意思的伸伸舌头道:“还有这样的规矩啊。”
经过导游的一番细心解释,他们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开心的李钠带着同伴大呼道:“冲啊,我们从民道上,下来后就做官。同志们,我带领你们从上去。”说完,自己就迈开大步跑了上去。
李娜里口气就冲了上去,吸了后起向下一望,开心道:“想不到上来后,底下的东西这么渺小啊!你们快点啊!怎么这么慢啊。”
还在楼梯半中央同伴们一听到李娜的呼声,心中暗暗叫苦:真是没有想到,从底下看这些楼梯并不觉得长,只要真正的爬上来就确实辛苦。
从地面上看着神农氏的石像会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错觉,觉得这些楼梯并不长,其实登高343级台阶。说不高,那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