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第7章

第7章(第1 / 1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你这神通广大的瘟神!”他只好表示佩服。说着,瞟了一眼双眉紧锁的伊格纳季耶娃,又赶紧缄口不语了。“这个鬼木匠!他有自己的一套肃反班子呢。”季莫申科看看革委会主任,暗自思忖。

他的眼睛仿佛是两块燃烧的煤炭。他深深吸了口气,气得浑身发抖,接着说道:

“我是从谢廖扎·布鲁兹扎克那儿了解到的,”多林尼克继续说,“他好像有个朋友,以前在餐馆当过伙计,就是这个伙计听厨师们说,以前餐馆里所需要的东西全部由索恩供应,数量不限。昨天谢廖扎又得到准确情报,确实有个地窖。但在哪儿,暂时还不清楚。季莫申科,你带上几个弟兄,还有谢廖扎,今天一定要去把地窖找出来。如果成功了,我们就有东西分给工人,供应部队了。”

多林尼克俯身在桌上,固执的目光盯着伊格纳季耶娃,用沙哑的嗓音一字一顿地说:

丽达表示同意伊格纳季耶娃的看法,她说:

“前线要给养,工人要吃饭。我们刚来,投机商和市场上的贩子就把物价哄抬上去了。他们不收苏维埃纸币,做生意只用沙皇尼古拉的旧币或者克伦斯基政府发行的纸币。今天我们就要制定固定价格。我们心里都清楚,任何一个投机商都不会愿意按固定价格出售商品,他们必然要把东西隐藏起来。这样,我们就要进行大搜查,把这些吸血鬼囤积的商品全部征收过来,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我们不能允许工人挨饿的状况继续下去。伊格纳季耶娃同志提醒我们不要做得太过分,我认为,这是她的知识分子软弱性的表现。你别生气,伊格纳季耶娃同志,我是实事求是,有什么,说什么。而且,问题的症结并不在那些小商小贩身上。今天我得到消息,在旅馆老板鲍里斯·索恩的家里有一个秘密的地窖。还在彼得留拉匪徒占领本城之前,许多大店主就把大量商品囤积在那里。”他带着嘲讽的微笑,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季莫申科。

“这也并不奇怪,”伊格纳季耶娃打断他的话,“他们当中几乎没有无产阶级的青年,大多是小资产阶级,或是城里的知识分子,小市民。应当在工人中间进行工作,你要把锯木厂和糖厂作为依靠对象。不过,召开一次大会总还有点好处的,学生当中也有好同志。”

“你从哪儿知道的?”季莫申科慌忙问道。他很沮丧,因为搜集这些情报本来应当是他季莫申科的职责,但多林尼克总是走在他的前面。

扎哈尔·瓦西里耶维奇局促不安地坐在凳子上。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在好久没有刮的又硬又密的胡须间露出微微泛黄的牙齿。

“爹,你说说,德国人在家的时候,你们罢工,还在机车上打死了押车的德国兵,当时你为家庭考虑过吗?考虑过的,但你还是这么做了,这是因为你的工人阶级的良心要你这么做。我明白,如果我们必须撤退,因为我的缘故,你们会被搜捕;但如果我们胜利了,那我们就翻身了。我不能待在家里。爹,这一点你很理解,那干吗还要吵吵闹闹呢?我干的是好事,你应当支持我,帮助我,可你还发脾气。爹,我们不要再说了,这样,妈妈也就不会再骂我了。”他温和地微笑着,那对纯净的、碧蓝的眼睛自信地看着父亲。他相信他是正确的。

“你这小子,用良心来压我?你以为你挎上了手枪,我就不能用鞭子抽你?”

他默默地忍受了母亲的责骂,没有顶嘴。但是,当父亲开口说话时,他立即转为进攻,顿时把扎哈尔·瓦西里耶维奇说得哑口无言:

不过,他的话中并没有威胁的口气。他不好意思地犹豫片刻,后来,坚定地把粗糙的手伸给儿子,补充说道:

“真是一塌糊涂!扎尔基说得对!找这些中学生来开会,一事无成,反而闹了个不痛快。”

“嘿——嘿——”多林尼克笑了。“兄弟,什么都瞒不过我的眼睛。我不仅知道地窖的事情,”他继续说道,“我还知道,昨天你和师长的驾驶员一起喝了半瓶私酒呢。”

主席团的成员都没有留下来参加晚会。在去革委会的路上,谢廖扎沮丧地说:

季莫申科在椅子上坐不住了,微微泛黄的面孔涨得通红。

“我叫伊万·扎尔基。我没爹,也没娘,从小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靠讨饭过日子,晚上就缩在人家的墙根边,忍饥挨冻,从来没有安身的地方,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哪能与你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少爷、小姐相比。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红军收留了我,把我当做全排的儿子,供我吃穿,教我学文化,最主要的是使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他们把我培养成一名布尔什维克,我至死不变。现在我有明确的斗争目标:为了我们自己,为了穷人,为工人政权而奋斗。可你们呢?在这儿放肆地大笑,却不知道在城郊还躺着二百个牺牲的同志,他们永远地走了……”扎尔基的嗓音犹如绷紧的琴弦,清脆动听。“他们为了我们的幸福,为了我们的事业,毫不犹豫地献出了生命……全国到处有人流血牺牲,前线也是这样,这种时候,你们倒在这儿逍遥自在。”他突然转过身来对主席团的成员说道:“同志们,你们却指望他们,”他用手指指台下,“找来这么一帮人,难道他们能够理解吗?不可能!饱汉不知饿汉饥嘛。这儿只有一个人愿做我们的同志,因为他是穷人,是个孤儿。”他突然愤怒地冲着大厅里的人喊道:“没有你们,我们照样前进,我们不再乞求别人,我们不需要你们这种人!你们只配挨机枪的子弹!”他气呼呼地喊出最后一句话,就从台上跳了下来,目不斜视地径直向出口处走去。

回城的路上,谢廖扎顺路回家去了一趟。

“好好闯吧,谢廖扎,既然已经上了坡,我就不再挡你了。只是不要把我们撇开不管,常回来看看。”

夜已经深了,谢廖扎送丽达回车站去。分手时,谢廖扎紧紧握住她的手,过了一会儿才松开。丽达微微地笑了笑。

夜。一条亮光从微开的门缝里泻出来,洒在台阶上。在一间摆有柔软的长毛绒沙发的大房间内,五个人坐在宽大的律师桌旁。正在召开革委会会议,参加人员是多林尼克,伊格纳季耶娃,戴着哥萨克皮帽、样子像吉尔吉斯人的肃反委员会主席季莫申科和另外两名委员——傻大个儿、铁路工人舒季克和扁鼻子的机务段人员奥斯塔普丘克。

“我们的任务,谢廖扎,就是把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口号灌输到每个人的意识中去。党必须使劳动人民重视每一个新的事件,我们将要多次召开群众大会,讨论会和代表大会。政治部正准备在车站举办夏天露天剧场,这两天宣传车就要来了,到时我们会全力开展工作。您要记住,列宁说过:如果我们不能吸引千百万劳苦大众参加斗争,我们就不能取得胜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