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入门(2)(第1 / 2页)
挖掘出的地道垂直深度一般都超过了七八米,如若需要平直延伸,则长达数十米上百米。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就必须用到对讲机。手机在地下没有信号,不管是移动的还是联通的,也不管是摩托罗拉的还是诺基亚的。即便是用了对讲机,有时候也会失去联络。
高楼的电梯里还经常没信号呢,何况地下。而这一幢高楼里的居民,平日里根本不会去沟通,高楼里的居民压根就没听说过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只是在同物业公司有了冲突后,才会聚在一起沟通沟通,研究对付物业的方法。
同样,对讲机使用的频率也不是很多,大多数时间都别在腰里,只有在墓室、地道发生异常、有可疑人士出现的情况下才会用上。
第二是手机。
以前我们通常会在外围设暗哨,见到可疑人员前往工作点方向,立即拨号示警,手机的功能便相当于烽火台的狼烟,这样,它发展成了战略装备。后来手机上摄像头的像素高了,刚出土的宝贝用手机拍照,传送给买家,买家根据图像下单论银,这样,它发展成了战略战术装备。
第三件装备就是大名鼎鼎的洛阳铲了。
有个外国人曾经说过:“给我个洛阳铲,我就能把地球打穿。”
关于它的质地、形状,在此就不介绍了,因为你在网上随便一搜索,多得数不清的照片便会跃入你的眼帘,远照、近照、横照、竖照、官方照、民间照,随便你看。
洛阳铲是使盗墓人如虎添翼的利器,同样也是让国家考古队员增加野外作业津贴的重要道具。铲相同,柄各异。考古队员一般都是扛着嵌有两三米长柄的洛阳铲,理直气壮地走进墓地。而盗墓人洛阳铲上的柄,则由十几根五十公分长且相互能对接卡扣的钢棍组成。既不引人注目,又便于携带保管,还能躲避巡警联防。
如果考古队员的洛阳铲是一句很长的句子,那盗墓人的洛阳铲就是一首诗。
第三是交通工具。
诗,跟盗墓人的洛阳铲非常相似。诗,字少行多,就像计划经济年代分到手中的粮食,很少,少得吃不饱,自然就逼使你细嚼慢咽,品味粮食中的味道。洛阳铲又像沙滩上的比基尼女郎,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布料,楞是分成三巴掌,看的人便希望从这三巴掌中读出些什么。
剑客讲究人剑合一,剑在人在,剑亡人亡。盗墓人却恰恰相反,盗墓人讲究人铲分行,招之则来,挥之即去。如果你在路上遇见行色匆匆身负长盒之人,多半是携管类乐器的奔波寻梦之人,或是赶往附近水库钓鱼的悠闲之人,决计不会是盗墓人。
而这人铲分行,也是为了躲避警察。警察,专跟盗墓人过不去。
浴帽打火机洛阳铲是一个盗墓人的标准配备,下面简单说说选装配备。
第一是对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