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st Rag 宇航服防尘指南 1956(第2 / 8页)
“对,空气也有用的。”
有什么东西挡住了他们的视线,地平线已经不见了,本该存在于地平线上方几度位置的那些星星也不见了。要是在地球上,他们绝对不会怀疑是什么挡住了他们的视线,这种东西简直和尘埃一模一样,肯定是月尘。
“那么里奇,咱们得采取行动。咱们的氧气不可能无限量供应,所以咱们不能一直待在航天服里。”
“那航天服的其他部分,比如咱们用来擦面罩的手套,应该是干净的。”
地表总体非常平整,虽然整个平原上几乎处处可见一种在玄武岩冷却过程中留下的小裂缝。这些裂缝都很窄,完全不会绊到人,所以二人暂时并没怎么在意,只有里奇暗想要找个机会敲下一块石头来做标本。
“应该是,我真的很想检查一下。”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商羯罗,对方也表示同意。两个人便开始穿越这一百多千米的平原。
“我记得猫毛不会一直带电。所以电子多久以后会跑掉呢?”
“它们会互相排斥。”
“应该不是气体的原因了。”里奇站起身来。
“太对了!假设有一个被两千米高的环形山边缘所包围的直径一百千米的圆形区域,其内部的尘埃会如何运动呢?”
“值得一试,用地图就行。”商羯罗建议道,“可以把它当纸用,这种塑料地图就够薄的了。”里奇表示同意。因为戴着航天服的手套,经过一番努力,他才从地图上撕下了一个小角。里奇跪在地上,把塑料片拿到其中一条裂缝上,结果手中的塑料片一动不动,松开手,它也像其他东西一样落了下去,静静地盖住了那条裂缝。里奇想把这块塑料片捡起来,但隔着僵硬的航天服手套,他什么都抓不起来。
商羯罗没有回答,因为答案显而易见。他思索了一会儿,问道:“那咱们的面罩是怎么回事?”
头顶位置的天空依旧清澈,无论这种神奇的物质是什么,要想看清楚地貌,肯定要站在有一定高度的地方才行。里奇沉思着,可是如果真有什么物质阻碍了视线,而站在环形山边缘都看不到下面的地貌,这就说不通了。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也许这种东西比想象的更复杂。这样的话他们最好继续前进,说不定有机会收集到样品。
“为什么会跑掉呢?”
“陨石撞击?”商羯罗迟疑地提出了一个想法,但说出口的同时就意识到,即使陨石能抛起尘埃,也无法让尘埃保持在空中。里奇懒得回应,他也没再自问自答。
“什么?我觉得……嗯……”商羯罗沉默了一会儿,“水这东西挺不错的,对吧?”
但这不可能啊。在地球上,喀拉喀托火山<sup><a id="back_note_40" href="#note_40">[40]</a></sup>能向上喷出几立方英里的尘埃,这些尘埃还能在大气层中停留几周甚至几个月时间;但月球表面没有足够的气体分子来影响微粒的轨迹,而且最近四周以来,地震仪也没有记录到任何哪怕接近火山活动强度的月壳活动。月球上不会有什么东西可以把尘埃抛到高处,甚至还能让它们不落下来。
“咱们可以研究一下。如果是气体,肯定能看到岩缝中出来的气流,出口上方的尘埃应该会比几厘米外的地方更稠密。要是咱们有比较轻薄的东西,比如纸之类的,说不定会飘起来。”
里奇耸了耸肩——这也是一个毫无必要的动作,但现在不是矫正坏习惯的时候。
“也许是从岩缝里跑出来的气体把尘埃吹到了空中?”商羯罗并不是一名地质学家,但挺有想象力的。他也读过许多关于月球的严肃文章。
“运气不好而已。两个物体互相摩擦,电子会发生转移。记得小学时候橡胶和猫毛的实验吗?除非两种材料的电子结构完全相同,其实也就是说除非两种材料一模一样,否则只要一种材料吸引电子的能力比另一种强,不管强多少,这种材料就会带负电荷,而另一种会带正电荷。很不幸,咱们面罩用的塑料和航天服的其他部分就是这样。用手套摩擦面罩,面罩就带上了跟周围的尘埃上面相反的电荷。这种电荷可能是负的,因为我觉得这些尘埃带正电,透明的材料应该比较容易吸引电子。”
果然,越往前走,尘埃就越稠密,走了五百米之后,就已经很难看到背后的环形山内壁了。抬头仰望,他们发现即使用手挡住附近岩石反射过来的光线,也只能看见比较亮的那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