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 F.公司高管的报酬原则

F.公司高管的报酬原则(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上市公司的层面,将几乎每一个报酬计划都描述为公司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的联盟,这似乎已将成为流行。但是在我们的字典里,“联盟”意味着成为双向合伙人,即无论涨跌,而不仅仅是上涨的时候。很多所谓的报酬联盟计划无法成功通过这项测试,它们仅仅是抛硬币游戏中的“正面我赢,反面你输”的巧妙版本而已。

(他们或许会走得更远,公司高管和董事们有时会参考税法以决定用最低价格,将公司的部分股份卖给内部人士。当他们这么做时,他们经常选择的是对公司最为不利的税务计划。)除了在极度特殊的情况下,股东(主人)不可能从低价出售部分公司权益<sup><a id="ch3" href="#ch3_back">[3]</a></sup>中获益,无论是卖给外部人士,还是卖给内部人士。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就是:期权应该以真实价值定价。

很明显,所有伯克希尔的经理人可以用他们的奖金(包括其他资金,甚至可以借钱),到公开市场上购买伯克希尔的股票。他们中很多人已经这么做了,并且还买了相当多。通过愿意接受风险和承担直接购买的成本,这些经理人用实际行动表明他们与股东穿的是同一双鞋。

弗莱德将全部盈利全部用来回购股份,不派发一分钱的股息。假如股价始终维持在十倍市盈率的水平,在期权期限的第十年年末,股价将上升158%。这是因为回购股份减少了股本总数,那时总股本已经降至3870万股,因此,每股盈利上升至25.80美元。

在伯克希尔,我们试图将报酬机制安排得像资产配置一样具有逻辑性。例如,我们会根据斯科特·费泽公司(Scott Fetzer)的业绩决定拉尔夫(Ralph)的报酬,而不是根据伯克希尔公司的业绩。因为他只是负责这个子公司的运营,与集团的其他部分无关。还有比这样的报酬计划更合理的吗?如果给他的报酬,无论是现金奖金还是伯克希尔的股票期权,这样的奖励会给拉尔夫完全的不确定性。例如,当他在思考如果带领斯科特·费泽公司进行完美的本垒打的时候,芒格和我在伯克希尔的集团层面犯了错误,使他的努力和时间付诸东流。反过来,如果伯克希尔其他公司都干得很不错,而斯科特·费泽公司拖了后腿,那么拉尔夫凭什么要分享他人的成功呢?

让我们假设一下,在弗莱德的领导下,停滞公司过的日子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停滞不前。在期权授予之后十年的每一年,该公司都以100亿美元的净资产盈利10亿美元,期初总股本为1亿股,每股净利润10美元。

在设定报酬机制时,我们希望遵守诺言,给出丰厚的大胡萝卜式的奖励。但我们同时希望确定的是,这些报酬直接与一个经理人肩负的责任挂钩。如果在一个公司中投入资本巨大,当他们动用资金时,我们要收取利息成本;当他们释出资金时,我们以同样的利率计算贡献。

公司留存利润会自动增值,创造新增价值,董事会在设计激励管理层的期权时,应该考虑到这个因素,这并不难,就像同儿童游戏一般容易。但是,令人吃惊、令人吃惊<sup><a id="ch5" href="#ch5_back">[5]</a></sup>的是,这种具有自动调整因素的期权从来没有发行过。的确,这种行使价格随留存利润进行调整的期权,对于那些报酬设计“专家”而言,好像外来生物一样陌生,但同样是这些专家,他们在设计对管理层有利的期权计划时可是百科全书啊。(谚语有言:“吃谁的面包,唱谁的歌。”)

CEO们深谙此道,并知道每派发一分钱的股息,就会降低他们手中期权的价值。然而,在要求批准固定价格期权计划的代理人资料中,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尽管这些CEO们总是在内部宣扬资本是有成本的,但在授予自己固定价格期权时,他们却忘了告诉股东,期权带给他们的资本是没有成本的。

对于一个CEO而言,被炒掉的那天是一个大赚特赚的日子。的确,在那一天中,为了清理出他的一张办公桌,他“赚”的钱比一个清理卫生间的美国工人一辈子赚得还多。忘掉老旧的“一事成功事事成功”的格言吧,今天,在商界最为风行的是“一事失败事事成功”。

一个“正常”的分红政策——例如,盈利的1/3用于分红——当然会减缓这种极端的结果,但是仍然会给那些毫无作为的管理层提供丰厚的回报。

然而,在伯克希尔,我们使用一种激励补偿机制,以回馈那些在其职责范围内达到经营目标的关键管理层。如果禧诗糖果(See’s)干得不错,我们不会奖励新闻公司,反之亦然。我们也不会在写奖金支票的时候,看看伯克希尔的股价表现如何。我们相信工作的优良表现应该得到奖励,无论伯克希尔的股价是升是跌,还是平盘。同理,我们认为平庸的工作表现不应该得到特别的奖励,即便我们公司的股价飙升。关于“工作表现”的定义,我们也不会视同行业的经济情况而定:一些经理人享受着并非自己创造的顺风顺水,而另一些经理人正与不可避免的逆风搏斗。

举一个例子用以说明,为期十年的固定行使价格期权是如何侵蚀公司的。比如说弗莱德·徒劳先生是停滞公司的CEO,他收到了一大把期权,足以相当于1%的公司股权,符合他自身利益的路径非常清楚:他应该让公司所有盈利都不用于分红,并且回购股份。

关键词:资本不免费

这种公司文化极为少见,当它存在的时候应该被保留,尽管其中的低效率和不公平可能会侵蚀期权计划。就像俗话说的“直到用破了再修理”总要好过“为了纯洁不惜任何代价”。<sup><a id="ch4" href="#ch4_back">[4]</a></sup>

这种“资本不免费”的做法在斯科特·费泽公司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拉尔夫动用的增量资本回报良好,那么他的报酬也将是丰厚的。如果增量资本的回报超过一定的费用成本之后,他的奖金也将随之增加。但是,我们奖金的计算是对称的:如果新增投资资本的回报低于标准,那么差价部分将记在拉尔夫头上,如同记在伯克希尔头上一样。这样双向安排的结果是,如果他有回报良好的投资项目,他将获得可观的报酬;如果资金留在子公司没有良好去向,就将其交由奥马哈总部安排。

第三,我想强调的是,一些我非常敬佩的经理人——他们的管理运营记录远远好过我——不同意我对固定价格期权的看法。他们已经建立了公司文化,在那里,期权已经成为一种有用的工具。通过他们的领导力和榜样力量,以期权作为一种激励工具,这些经理人认为他们的同事也具备了股东(主人)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期权侵蚀公司的例子

伴随着这个激励机制的回馈可以非常巨大。在我们各种类型的企业中,顶尖的经理人可以获得的奖金数量是基本工资的五倍或者更多,所以,1986年可能是出现了一位奖金达到200万美元的管理者(我希望如此)。我们的奖金上不封顶,也不分等级。即便一个小单位的经理人,也有可能得到比大单位经理人更多的奖金,只要理所应当。此外,我们相信工作资历和年龄大小,应该作为激励补偿计划的影响因素(尽管有时这些会影响基本的报酬)。一个20岁可以打出0.300的优秀击球手,与一个40岁同样表现的击球手,对我们而言,具有同样的价值。

弗莱德可以不派息,可以利用公司留存利润发展令人失望的项目和收购,通过这样的手段,他也可以获取惊人的利益。即便这些项目只能提供微不足道的5%的回报,弗莱德依然可以大把获利。尤其,当停滞公司的PE(市盈率)维持在10倍的水平,弗莱德的期权将为其带来630万美元的财富。而与此同时,公司股东们想知道的是,当初授予期权时说好的“利益联盟”在哪里?

关键词:建立与业绩相匹配的奖励机制

仅仅通过留存股东的利润、回购股份和减少总股本,弗莱德已经变得非常富有,他自己持股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此时的身家达到1.58亿美元,尽管公司业务本身没有任何改变。更令人震惊的是,如果停滞公司在这十年期间利润下滑20%的话,弗莱德依然可以获利超过1亿美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