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 F.捡烟蒂和惯性驱使(机构强迫症)

F.捡烟蒂和惯性驱使(机构强迫症)(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4)同行的行为,无论他们是扩张、收购、制定管理层薪酬等等,都会被不加思考地模仿。

关键词: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是平庸企业的敌人

令公司误入歧途,推上了这样方向的,是惯性的力量,而不是腐败或愚蠢。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因为我忽视惯性驱使的力量而造成几次代价高昂的错误之后,我一直努力在组织和管理伯克希尔中,用各种方法将惯性驱使的影响降到最低。此外,芒格和我一直尽力尝试,将我们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对于这种问题具有警惕性的公司。

从账面资产看,我的这些收购价格拥有巨大的折扣,这些公司的员工也是一流员工,而且这些交易包括一些额外的好处——未入账的不动产和巨大的LIFO<sup><a id="ch2" href="#ch2_back">[2]</a></sup>存货,这些都构成了安全垫。我怎么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哦……,三年之后,我是如此的幸运,能以买入价将这家公司处理掉。

·在犯下一系列错误之后,我学会了只与那些我喜欢、信任和尊敬的人做生意。正如我之前提到过的,这条原则本身或许并不能保证成功。一个二流的纺织厂或百货公司,固然不会仅仅因为管理层是你想嫁女儿的对象而变得繁荣昌盛。但是,一个主人——或股东——如果能够设法将自己与那些经济特征不错的公司中的人结合在一起,也能够成就奇迹。相反,我们不希望与那些不值得尊敬的经理人为伍,无论其公司的前景多么诱人。与坏人打交道做成一笔好生意,在这方面我们从来没有成功过。

我最为惊讶的发现是:在企业内部,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足以压倒一切,我们可以称其为“惯性驱使”或“机构强迫症”。在大学的商学院里,我从未听说过这种强迫症的存在,而且在我进入商界时,也没有直观地感受到它。我本以为那些正派的、聪明的、经验丰富的公司管理层会自然做出理性的商业决策。但是,历经多年之后,我发现现实并非如此。相反,当惯性驱使的强迫症发作之时,理性经常会枯萎。

关键词:优秀的骑手只有在良马上,才会有出色的表现

例如:

这种发现看起来可能不公平,但无论是在企业管理中,还是在投资中,相比于摆脱困境,通常简单地坚守于那些易于明白且显而易见的目标,利润会更丰厚。偶尔,一些棘手的问题必须面对,就像我们当初开始《水牛城新闻报》的周日版一样。在其他的一些情形中,我们会发现,伟大的投资机会往往发生在一家优秀公司遭遇一次性、可解决的问题时,就像很多年前发生在美国运通和盖可保险公司身上的那样。然而,总体而言,我们倾向于避开怪兽,而不是杀死它。

(1)似乎受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控制,机构会抗拒在当前方向上的任何改变。

另一个相关的教训是:慢慢来,不着急。在收购和管理伯克希尔公司25年之后,芒格和我意识到,我们还是没有学会如何解决困难企业的问题,我们所学到的是避开它们。在这个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有所成就,这是因为我们专注于寻找那些可以跨越的1英尺<sup><a id="ch4" href="#ch4_back">[4]</a></sup>跨栏,而不是我们具有了跨越7英尺跨栏的能力。

(2)就像工作的延伸会渐渐填满所有的时间一样,公司不断延伸的项目或收购行为会耗尽所有的现金。

我说过很多次,当一个声誉卓著的管理者接手一家徒有虚名而经济状况不佳的公司时,能保全的只有这家公司的虚名。我希望自己没有精力过剩到创造这类案例,我的行为就像《白雪公主》的台词作者梅伊·韦斯特所写的那样:“我是白雪公主,但却四处漂泊。”

(3)公司领导人所渴望进行的项目,无论多么愚蠢,都会迅速得到下属精心准备的有关回报论证和战略分析的支持。

这个经历给我上了一课:优秀的骑手只有在良马上,才会有出色的表现,在劣马上会毫无作为。无论是伯克希尔的纺织业务,还是霍克希尔德·科恩百货公司,都拥有能干、忠诚的管理层。同样的管理层,在那些具有优秀经济特征的公司里,会取得优良成绩。但是,如果他们在流沙中奔跑,就不会有任何进展。<sup><a id="ch3" href="#ch3_back">[3]</a></su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