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聪明的投资(第1 / 2页)
我们希望拥有一种能力,当我们在能力圈内运作自如之时,这种能力可以识别;当我们接近我们能力圈的边界之时,这种能力也可以识别。能够预测那些快速变化的行业中,公司长期经济状况的能力,这远远超出了我们能力圈的边界。如果有人声称具有这些行业的预测能力,并且要通过股市的行为验证这种能力,我们既不会羡慕嫉妒他们,也不会盲目模仿他们。相反,我们会坚守于我们所了解的东西。如果我们迷失了,一定是因为我们不太谨慎造成的,而不会是因为我们的焦躁无眠,或以一厢情愿替代理性所造成的。幸运的是,几乎可以肯定,对于伯克希尔而言,在我们已经建立的能力圈内,机会永远都存在。
很显然,很多高科技公司或处于萌芽期的公司会以突飞猛进的方式发展,如果以百分比衡量,它们会比上述“注定如此成功”的公司成长更迅速。但我更喜欢一个确定的良好结果,而不是一个期望的伟大结果。
第三,以不合时宜的方式进出市场(常常是牛市进入,熊市退出)。
关键词:追高的代价
投资者应该牢记,亢奋与成本是他们的敌人。如果他们坚持尝试选择参与股票投资的时机,他们应该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当一家杰出公司的管理层改弦易辙,忽视其完美的基础业务,去收购一家业务平平或平庸的公司时,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出现了。如果发生了这种事情,投资者的痛苦将是漫长的。不幸的是,这样的事情多年前在可口可乐和吉列身上都发生过。(你相信吗?可口可乐养过虾,吉列搞过油。)当芒格和我考虑对哪些通常看起来杰出的公司的投资时,失去专注是最令人担心的。一次又一次,当傲慢存在时,或当管理层出离正道无聊时,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价值变得停滞不前。然而,在可口可乐和吉列不会再发生这种事情——在不考虑现任和未来管理层的情况下。
去年,几家我们有着大量投资的公司表现不佳。然而,我们依然相信它们具有可持续的重要竞争力。这种可以为长期投资带来良好结果的特质,芒格和我偶尔相信,我们还是有能力识别的。然而,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至少没有高度的自信可以做到。这就顺便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不买高科技类公司的股票,即使我们也同意大家认同的观点——高科技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改变了我们的社会。我们的问题是,对于这个领域中哪些参与者具有真正持久的竞争力,我们毫无洞见,而且我们无法通过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
尽管很少被人留意,这正是伯克希尔公司不断为股东创造盈利的方法:我们的透视盈余稳步增长,年复一年,我们的股价也相应地增长。如果这些公司的盈利没有着落,那么伯克希尔的价值也就不会增加。
你还必须忍受那些让你背离原则的诱惑,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只股票10年,那就不必考虑甚至持有10分钟。当你持有一个盈利总额不断增长的投资组合,年复一年,你的投资组合的市值也会随之不断增长。
在过去超过35年的历史中,美国企业提供了令人惊讶的运营结果。因此,投资者很容易收获累累硕果,他们所需要做的全部,就是以多元化、低成本的方式搭上美国公司这趟经济快车。他们可以通过从未触及的指数基金完成此项任务,但不幸的是,很多投资者没有选择指数基金,他们经历的结果分布范围从平庸到糟糕。
作为一个投资者,你的目标很简单,就是以理性的价格,购买一家容易明白的,它的盈利从今天到未来的5年、10年、20年确定能大幅增长的企业。随着时光流逝,你会发现符合这样标准的企业并不多。所以,当发现符合条件的企业时,你应该大幅买入(而不是小赌怡情)。
导致这种表现不佳的原因有三个:
当然,你可以为最好的公司支付很高代价。但以我们的观点,支付过高的价格所带来的风险在周期之后会显露出来。而且,现在实际上所有的股票价格都已经相当高,包括那些“注定如此成功”的伟大公司在内。当市场过热时,投资者必须意识到,即便对于一家杰出的公司(如果支付了高价),常常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产出与支付价格相匹配的价值。
关键词: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所以,对于寻找每一家“注定如此成功”的公司,都要警惕存在江湖骗子的可能,那些公司现在看似高高在上,但却脆弱无力,无法抵御外部竞争的攻击。考虑到成为“注定如此成功”的伟大公司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考验,芒格和我承认,我们无法搞出一个“漂亮50”或甚至是“闪亮20”的名单出来。因此,在我们的投资组合里,相对于“注定如此”的公司,我们只能标出几个“极高可能性”的公司。
应当补充的是,我们在高科技方面的洞察力缺乏并未使我们感到沮丧。毕竟,有很多拥有伟大公司的领域,在这些地方,芒格和我并无特殊的资产配置专长。例如,对于专利、制造过程或地质勘探等方面的评估,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拿上台面的东西可讲。所以,在这些领域,我们的态度也很简单,不发表意见。
当然,芒格和我,终其一生也只能鉴别发现为数不多的“注定如此成功”的伟大公司。领导能力本身无法提供确定性。回顾这些年,看看通用汽车、IBM和西尔斯百货,这些公司在很长时期内,似乎也曾具有所向无敌的特质。尽管某些行业或某些类型的公司展示了一些不凡的特征,它们无形中赋予领导者看似无可逾越的优势,似乎建立了如同自然法则一样的“赢家通吃”法则,但看看大多数公司发展的结局,事后证明事实并非如此。
为了投资的成功,你不需要懂得贝塔、有效市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或新兴市场。实际上,你最好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当然,我的这种观点并不是在多数商学院里盛行的观点,在那里,它们的财务金融课程都被这些主题所主导。尽管,我们的观点认为,学习投资的学生只需要学好两门功课就足够了—如何评估一家公司的价值,以及如何对待市场价格。
第一,高成本。通常是由于投资者交易频繁,或支付太多的管理费。
但是,如果你打算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这里有些想法值得记住。聪明的投资并不复杂,尽管远不能说容易。一个投资者所需要的是,能够正确地评估所选择企业的能力。注意“选择”这个词,你不必成为懂得任何公司的专家,或者,你也不必成为懂得很多公司的专家。你需要的仅仅是,能够正确地评估在你能力圈内的公司。这个圈子的大小并不特别重要,然而,知道这个圈子的边际非常关键。
第二,以股评和市场流行风尚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而不是深思熟虑的企业定量分析。
让我来谈谈关于你们自己投资的一些想法。大多数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会发现投资股票最好的方法是持有指数基金,指数基金的管理费很少。采取这种方法的人肯定会战胜绝大多数投资专家的净回报(扣除费用和成本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