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1 / 2页)
战士们在营部大操场列队,当中留出一片空场。值班干部整队毕,喝令“放板凳”,地面颤动几下。苏子昂听声音不对,细看,各连的小板凳杂乱不堪,有竹子的有木头的,有马扎子有铁夹凳。许多新兵无板凳,提着洗脸盆来,执行“放板凳”口令时便把脸盆“匡”地倒扣下去,准备当板凳坐。值班员朝苏子昂周兴春跑步过来,从方向上很难判定他究竟要向谁报告。他的步伐透着犹豫。周兴春主动退后一步,值班员才明确了,余下几步跑的极精神,在距苏子昂五米处立定:“报告团长,二营集合完毕,实到人数二百七十一名,其中干部十六名,战士二百五十五名,报告完毕,请指示。”
“小板凳不统一,全部撤掉,全营席地而坐。”苏子昂指示。
苏子昂沉吟道:“这可是项大工程哪,不会变成沉重负担吗?你们把一个人掌握的这么透彻,比军区干部部的档案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特点。他们的档案是从流水线上下来的,你们的档案完全来实践,是为了掌握人而不是记录人,专挑有特点的记,有点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档案风格,我一读就能想象出那人的模样。”
指导员听不清是批评还是夸奖,想想判定是夸奖,笑道:“团长讲话,叫人听了又高兴又开眼,哪天团长有空,多跟我们吹吹外边的事。”说罢,不自然地看周兴春一眼,笑容僵在脸上。
周兴春道:“不必美化自己。调查研究嘛,就跟剥大葱似的,一层层全剥开。新兵来队,应趁其立足未稳,一家伙控制住人,把所有情况都搞清楚,等他兵当油了,你就镇不住他了。”
众人轰笑,相继取杯,很豪迈地咕咚喝茶。
周兴春说:“快集合了吧。”起身踱出门,指导员忙跟上去。稍过一会,连长说:“我去交待一下。”也跟随了出去。会议室内剩下苏子昂和教导员,空间顿时扩大,两人目光老是“当”地碰在一起,说两句话再转开。苏子昂望窗外,噗嗤一笑:“政委在履行家训。”
我们给每个新兵都立了一个档案,把关于他的各种材料全记上去,就基本掌握了他的思想轨道。档案一翻,有的放矢。”
周兴春说:“给新兵建档案,六连先起的头,有点创造性。我准备全团推广,再将经验上报师里军里。这对于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发尝试。”
连长已在门口叫:“拿档案来!”声音高亢,有如叫“拿酒来”。
文书抱进一摞牛皮纸袋,苏子昂从中抽出一只,打开看,封皮上写:吴根水情况。下面有某年某月某日立。吴根水被分割成数十个项目,除了年龄性别籍贯等常项外,还有:排行第几;是否迷信;有无嗜烟梦游手淫;乳名绰号;家庭及个人收入;本人生活习惯……都是用碳素墨水记载,笔迹工整,似乎有点魏碑体。
连长指导员注视着苏子昂,预先做出倾听的样子。苏子昂问:“你们拆阅战士来信吗?”
靠近连队猪圈那里,周兴春站在一团树荫里,指导员站在树外凶猛阳光下。周兴春训斥着他,声音不大但动作有力。训一会,周兴春掏出个小东西剔牙,接着再训。十数米外是连队哨位,哨兵笔直挺立,以为站在政委和指导员眼皮底下,其实他俩谁也没注意到他,否则早换地方了。领导批评下级,通常避开战士进行,以免损伤下级的威信。过一会儿,周兴春走开了,指导员快步回来,半路上窜出连长,原来他埋伏在附近。
苏子昂听见指导员快活地说:“政委把我骂了一顿!骂了就好,骂了就好,我放心了……”
32
第六章
32.驭兵之道
指导员:“不准!哦,但是全连每天收进的信和发出的信我都要看看封皮。比方说,某人忽然收到某件以前从未收到过的信,我就要从他老乡那里了解一下来龙去脉;再比方说,某人这一段时间通信忽然多了或者少了,我们也会安排人了解一下发生了什么事。”
“其他人的档案也有这么多内容?”
“有的更详尽呐。”
“能坚持下去吗?”
“贵在坚持,我和文书忙了两个月,才初具规模,几次想丢开,真要丢又丢不开。以后还要加强两方面内容,一是情况分析,二是方法措施,也就是科学性和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