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龙海沧凰(第3 / 3页)
偌大的殿堂,静得连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那蓝阙国使者偷偷地打量着御座上的小皇帝,见其眉目清华,高贵典雅,比那别国王子皇孙好了不止一点半点,心下就有些暗喜,暗叹女王陛下真是好眼力,公主殿下嫁了这人,也不枉了那倾城之貌。
李攸烨自然感觉到了他的打量,不动声色地从容说道:“蓝阙使者稍安勿躁,此事还需朕禀明太皇太后,一有定夺,便会立即通知阁下,阁下有任何要求,都可找两位辅臣商量,好了,没什么事,朕先走了,杜庞,摆驾!”说完不等使者答话,就昂首阔步地走了,其实只有杜庞知道,万岁爷早把沧凰送人了,哪还有蓝阙公主的份,看着一脸平静的李攸烨,他已经暗自擦了好几把汗了。
青石小路上,杜庞跟在李攸烨身后慢慢走着,“万岁爷,这下怎么办?”终于忍不住问道。
“你说怎么办?”李攸烨拽着面前那无数次想改成算盘的旒珠,反问。
“要不,问权姑娘要回来——”
“伦尊——”鄂然那幽暗深沉的声音充满威胁,伦尊吓得打了个哆嗦,忙投降:“姐姐,我戴就是了!”
“不行,伦尊是男的,哪有男孩子戴项链之理,他不能算!”冰儿据理力争愤慨道。
“谁规定男孩子不能带项链的,人人都有穿衣配饰的自由,你别那么老土好不好?”鄂然心里打定主意要扶持单伦尊,他不戴,她可以替他戴嘛,挟天子以令诸侯,多好啊。
“你……”冰儿委屈地不得了,可又说不过那块老姜,一个劲儿的喘气。
最终,鄂然给权洛颖和冰儿各自安排好房间后,就拉着戴着沧凰的单伦尊扬长而去。这期间,权洛颖真得是被雷的里焦外燥。
“少来!”李攸烨鼻子一歪:“送出去的怎么能收回来,何况,朕就是觉得权姐姐戴着好看,特意给她留着的。”想到第一次看到的那个淡蓝人影,她的嘴角就扬起一抹笑意,不过又想到那个莫名出来的蓝阙公主,心里沮丧起来。
“那万岁爷说怎么办?”
“唉,要不朕就逃婚——”李攸烨一拍旁边的柳树,忧郁地说道。
杜庞一听,下巴都掉到地上了,这是哪跟哪啊,怎么就想到逃婚那茬了,“爷,您想的有点远了,来年蓝阙公主才能嫁给您,您要逃也得明年再逃啊,现在的燃眉之急是沧凰怎么办,使者还等着答复呢!”
“开个玩笑,你还当真了,放心,朕自有办法!”李攸烨晃着两排旒珠,晃晃悠悠地走远,杜庞被她那明显是强堆出的笑,刺疼了眼,想起那晚万岁爷落寞的身影,不禁为她叹息起来,哎,算了,不管她做什么决定,自己尽力追随就是了,想着就提步赶了上去。
这边天雷滚滚,孰不知李攸烨那里却倒了霉,蓝阙国公主十天后才到,而蓝阙国使者却已经先一步到达建康,双方见面会上,蓝阙使者在表达了蓝阙王热切盼望通过两国和亲加强双边友好合作关系的开头之后,提出了蓝阙王的一个不情之请——蓝阙国对女儿为妃没有异议,但希望玉瑞国能将皇后信物——沧凰,赐予蓝阙公主,一是因为,众所周知,龙海沧凰皆出自蓝阙国的一块荧玉,当年因为某个不愉快的事件被太祖顺走,今把沧凰赐予蓝阙公主,有双方冰释前嫌之意,二是因为,使者声泪俱下,贵国有所不知,蓝阙国虽然尚蓝,但举国上下找不到合适的传承信物,为此蓝阙王忧心忡忡,如若玉瑞国能将沧凰赐予我国,那正解了蓝阙国的燃眉之急。
对于蓝阙王的不情之请,群臣的表现是大吃一惊,想不到中原谈判传统精髓——虚与委蛇,已经流传到了西域,蓝阙公主明里不要皇后之名,暗中却抓住皇后之实,谁不知道,得沧凰者为后宫之尊,当年先帝李戎湛后宫有皇后、颜妃两人,按说应以皇后为尊,可偏偏李戎湛把沧凰赐给了颜妃,致使其处处高压皇后一头,致使皇后处于有名无实、半尴不尬的地位,蓝阙国此举,野心昭然若揭,然而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蓝阙王居然要沧凰作为己国传承信物,谁都知道蓝阙国是女尊王朝,代代蓝阙王都是女子,传承沧凰岂不是暗示要代代都要嫁给我皇为后,一帮子老臣哪能应允,从没见过那个王朝这么豪放的,单说这个皇嗣问题就不好办,如果皇上和蓝阙公主有了公主,公主做了女王,难道要反过来再嫁给她兄弟吗?遥想到这一层,骨灰级尊礼元老,礼部尚书高显第一个出来反对,然而这个反对被蓝阙使者一句话就给反驳了,他是这样说的,蓝阙国可以隔代传承,高显嗫嚅了两下,悻悻归位。
给还是不给,确实不好办,眼下边疆不稳,朝廷需要联合蓝阙国兵力,共同夹击犬戎,要是不给,蓝阙王一个翻脸不认账(这是她常干的事情,仗着自己是女子,想赖账就赖账),联合犬戎攻打玉瑞,那就得不偿失了,要是给了,那就要千秋万代负担蓝阙国这个累赘了,不得不说,现任蓝阙王——蓝妩媚是个精明的人,打得如意算盘啪啪的响,一帮子老臣吹胡子瞪眼,愣是说不出个话来,纷纷看向端坐在龙椅上一声不吭的李攸烨。
李攸烨异常镇定地俯视着御阶下的群臣,如果说十五年前的那个婴儿还是个未知数,他们还惶惑不安的话,那么十五年后,这个少年天子显露出来的宽容仁慈,英明果决,就让百官看到了玉瑞国繁荣昌盛的大好前景,另外,是人都存在那么点迷信,李攸烨的人生历程从第一页开始,就是九五之尊,这不得不让人迷信她是真正的天潢贵胄,真龙天子。有江后的尽心培养,连江令农这个知情者,都对李攸烨能有一番作为而深信不疑。
所以,自从太皇太后在清斋殿召见群臣后,两大辅臣就心照不宣地开始把权力逐渐移向李攸烨,为她来年的亲政做铺垫,百官对此都心知肚明,请奏李攸烨的事情也多了起来,遇上重大的事情也会让李攸烨一人裁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