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第430章(第1 / 2页)
“老师,放心下,今天我至少还能再减轻几公斤!”
嘴上这么说着,可在袁士骐走进工作室的时候,他立即产生一种几近崩溃的感觉。
无不认为所里制定的这个“基本要求上调20%”意味着不可能,“多用途战斗机”这是计划书的核心,同样也是此时各国航空设计师的理想,因为他存在着太多的技术难题,既要保持战斗机的机动性,又要使其具备对地轰炸能力,而为保障前者,需要降低飞重量,而后者则需要增加机体防护,以抵御小型防空武器的射击,两者根本就是矛盾的组合,可能设计出这样的“多用途战斗机”吗?
可无论如何,两个设计组必须要硬着头皮上马组织这个看似“不可能”的项目,在北方公司内流行着一句话“我们只做最具挑战性、前瞻性的研究”,因为这家公司就是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综合性能、性价比、制造简易程度有很多相抵触因素存在。比如单就综合性能来说,盘旋能力、爬升能力和续航能力、火力互相矛盾,而速度和盘旋能力、视野、火力等根本就是势不两立…本计划的目的仅是在这些矛盾中作最大限度的调和,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的能力…”
诸多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对设计组的工程师们来说,根本就是一个折磨,而他的老师冯桂连这位去年刚从德国学习空气动力学回国的航空工程硕士,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夜以即日开始了研究,在袁士骐和所有同学的眼中,冯老师的脑子里想得太多,想的太细,也许他在梦里头还想着设计,当第一设计组在拿出初步方案之后,冯老师却依然在风洞试验室同华敦德、殷文友等人进行着风洞试验,通过大量的风洞试验积累空气动力学数据,同时又多次前往中铝公司查询各种铝合金的技术资料。
按照老师的要求研制“试24”有四个重点:引擎、螺旋桨、理想空气动力外形、彻底减轻重量。
汽车,银灰色的汽车。
在路边走着的袁士骐在看到那辆“旅游客车”的时候,便伸手向汽车上的人们打了个招呼,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礼貌,毕竟他们花了钱所买的到,仅仅只是在汽车上走马观花的观察这个城市,作为这座城市的居民,他有理由表现出自己的友好与礼貌。
“他们一定会羡慕自己吧!”
在即将进入研究院的时候,望着那在街道上驶过的银灰色的“旅游客车”,心底这般得意着,袁士骐在试验工厂大门入口处展示了自己的证件,在保安人员检查之后,他才走进工厂,虽说这座工厂的规模并不大,但所指的却是那几间并不算大的厂房,而在厂房的另一端,则有一座单跑道的机场,航研所附属工厂的飞机制造完成之后,都是从这里起飞进行试飞。
“速度、结构、机动性!”
在这四个重点中引擎是已经定型的,而螺旋桨、理想空气动力外形需要大量的吹风试验,而彻底减轻重量,不仅要从结构上着手,还要从材料上着手,两者缺一不可。
“老师!”
在袁士骐走到老师身边问候时,冯桂连看着自己的学生,先是一笑,然后又叮嘱道。
“士骐,能再减轻一点重量,可就要看你的了!”
在设计组中,袁士骐所从事的工作就是负责为减轻重量进行计算,以0。1克为单位,以减轻飞的自重,而这个工作已经快把他逼疯了,而老师的叮嘱却又让他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在袁士骐进入工厂工作室的时候,他听到老师的自言自语声,显然老师又在那里思索着如何完善“试24-2”的设计,而“试24-2”直到现在,仍然停留在纸面上,原因非常简单,许多技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在研究所研制这型飞机的时候,曾经对航空俱乐部里的“高级飞行员”进行过调查,同时又收集了外国战斗机的发展动身,然后又据此“空想”出新飞机“应该”拥有的性能,诸如爬升能力、最高时速、航程、盘施能力、武器和引擎等都在最初的草案中决定下来,并据此制定了“设计计划书”,然后又其于这一计划书,将航空研究所分成两个小组分别组织设计,按照所长的话来说这叫“内部竞争”,最后胜出的样机,才能获得生产许可。
尽管方案是“空想”的,但是作为一名高等专科学校航空工程系毕业的学生,袁士骐却知道,那个设计计划书是何等的苛刻。
首先发动机被限制为R1830的国产型号——BHS-5型1200马力发动机,虽说发动机动力强劲,但是经过多次休改之后计划书提出的技术要求却极高,比如在4000米巡航高度最大平飞速度达到500公里以上,爬升能力则要求在3分30秒内上升至3000米,而作战半径为300公里加1。5小时续航时间,武器采用四挺12。7毫机枪,机动性优于菲亚特CR。32,炸弹可以携带两枚200公斤炸弹……
别说是航空研究所中的中国工程师,即便是那些美国、法国工程师,在看到这个技术要求之后,都只觉头皮发麻,直到现在,袁士骐还记得当这个计划书下达之后,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想要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做梦去吧!”,第二个想法就是“这一群疯子!”,不单他这么想,那些从美国、法国聘请的航空工程师也持以同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