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宦 > 第八十七章 生财之道

第八十七章 生财之道(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直到见天色已晚,唐旭要起身告辞,傅仁贵方才是借着醉意,向唐旭呵呵笑道:“日后唐大人若得闲暇,不妨来卫所里常坐,傅某虽不富贵,可这酒茶两样,却还招待得起。”

“一定。”,唐旭也朝着傅仁贵会意一笑,两人都是心照不宣。

即便只从去年的端午后开始算,自己在这大明朝,也呆了足足有大半年时间。

这么长时间以来,除了应付层出不穷的各种状况,唐哥儿想的最多就是怎么发财。

有这个想法很正常,无论是谁,脑海里凭空多出来四百年的见识,都不可能这样白白错过。可惜的是,唐大人虽然想的多,却做的少。因为有些事情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却当真不是那么容易。

如今尝了这傅家的香辣羊肉,唐旭顿时又禁不住新生出一个念头。在四百年后,只凭着香辣和麻辣两种手段,湘菜和川菜两种菜式,便几乎是风靡了大半个中国。

自己虽然实际动手经验不足,但是好歹理论知识丰富,脑海里记过不少菜谱。如果就在这京城里开一家菜馆,不知道会不会有前途。

一时间,唐旭几乎是顾不得体面,夹了一块略肥的,轻轻吹了几口就放入口中。一阵微微的刺痛从唇齿间传来,刺痛过后,又有一阵阵说不出的爽快,相比起用茱萸熬出的红油,其中大有区别。

“这辣子,傅某家里尚有些积存。”,见唐旭喜欢,傅仁贵也是欣慰,“若是唐大人喜欢,傅某稍后便为大人备上一份。”

“不知这辣子,傅大人是从哪里购得的?”,虽然傅仁贵答应了要送自己一些,可是唐旭却不想以后每次想要吃辣,都要上傅仁贵家里来蹭饭。

“贱内的娘家,乃是福州府的商户,此物也是在下的内弟前来探亲时所赠。”,既然唐旭问起,傅仁贵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据说是红番自海外传来,如今在福州当地,也有种植。”

“那小弟为何在京城的集市上从未见过?”,唐旭听了,略有些不解。按理说,京师乃是大明朝的四方荟萃之地,凡是能运来的货物,一般来说,这崇文门内外的集市上,多少都能寻到。

这些日子里,因为《句读录》的付梓,唐大人也收入了大几百两银钱。而正所谓得陇望蜀,这大几百百两银子,恐怕也是不能让唐大人满足的。况且等过了这一阵,这本《句读录》也不可能再一直产出这么高的利润。已经渐渐由简入奢的唐大人,急需一条新的生财之道。

“尊夫人的娘家,在这京城里头,也常有生意往来?”,因为只是一个初想,所以唐大人也只是装作随口提起一般,向着傅仁贵问道。

“每年里都有几次来往。”,这事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秘密,傅仁贵自然知无不言。

唐旭点了点头,暂且把心里的话按住不提,待回家去后,先细细思量一回再说。

兴许是心照不宣,唐旭和傅仁贵两人虽是相饮甚欢,可是对于姜家的事儿,却都是只字不提。

“此事我倒是也听内弟提起过。”,提起这一茬,傅仁贵果然也知道一些:“此物如今虽在福州当地也有种植,可是价钱也不便宜。晒干碾末之后,每斤便要卖到二两银钱,即便贩到京城里来,只怕也卖不出更高。”

一斤干辣椒要卖到二两银子,即便唐旭曾经见识过四百年后的“蒜你狠”,“姜你军”,也不禁对这个价格感到乍舌。但是考虑到物以希为贵,再加上辣椒本身就容易招惹虫害,以如今的技术,只怕亩产也是极低,所以并非不可能。

而京城四五口人的寻常人家,一个月的生计大约也就只有一两银钱。用两个月的生活费去买一斤干辣椒,一般的人家都不会去做。想要和四百年后一样专做高端市场,更是一个笑话,如今还没有川菜和湘菜这样的相应菜式为辅,只拿来炖个羊肉什么的,买一斤便足够用上好一段时候了。

如今这年头,吃辣椒几乎就等于是吃银子啊。虽然明知道自己如今吃的,只不过是四百年后常见的香辣羊肉,可隐隐间,唐旭却也觉得是不是太过奢侈了。

几块香喷喷,肥滋滋的羊肉下肚,被勾起来的馋虫,顿时就安顿了许多。唐旭的脑海里,却忽得蹦出另一个念头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