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宦 > 第238章 如坐针毡

第238章 如坐针毡(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更勿论一旦外戚们大权在握,若是野心一时间难以满足,难保不会做出点其他什么事情出来。什么“诸吕之乱”,“王莽篡位”,甚至大唐时的“安史之乱”,究其起因,多少也和杨家脱不开干系。即便是英明神武的武后,也是留下了一地鸡毛让人收拾了半天,更别提其他人了。

所以自从宋代之后,后宫不许主政,似乎就成了一条难以打破的铁律,任何人都不敢轻易去触碰。即便有特殊情况下的短期行为,唯一能做的大事也只是帮着立下一位储君。

而看眼下的情形,立储的问题早就有了皇太子在,也不需要劳烦后妃们操心了。刘阁老却在这个时候抬出了东西二李,多少让韩爌和叶向高有些乍舌。

“象云怎会如此去想?”,看着一脸惊愕的韩爌,刘一燝倒反而像是受了委屈似的撇了撇嘴:“我等苦读圣贤诗书,岂会不明白这其中的利害。”

刘一燝也跟着把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般,示意自己所要说的,绝不和韩爌所想一致。

“韩某以为不可。”,叶向高暂且没出声,可是韩爌却是耐不住了性子。

“我等堂堂君子,岂可假借一妇人操持朝政。”,韩爌的脑袋摇的像个拨浪鼓一样,似乎像是连刘一燝下面的话都不想听:“况且阁老当是知晓,妇人干政,正是朝廷大忌。”

实际上,自从汉唐之后的历代皇朝不许后宫干政,虽然听起来像是有些歧视妇女的意思,但是本质上却也并非如此。

不许后宫干政,其实并不是真的要歧视妇女,实际上真正的目的并不是防后宫,而是防外戚。

翻开一部《二十四史》,后妃主政的例子,其实并不少见。但是既然身为后妃,在后宫外的朝廷里的根基,向来都不是那么稳固。所以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主政的后妃们所依仗的最大亲信,也绝不会是朝廷内外的诸位大臣,而是自己娘家的兄弟姐妹。

“康妃想做皇后,此事朝野皆知。”,刘一燝所说的康妃,其实也正是东西二李中的西李。

自从汉高祖皇后吕氏开始,一直到汉献帝时的何进;再到大唐年间的武氏家族,杨氏家族,几乎莫不是如此。即便是到了晚清慈禧叶赫那拉氏主政的时期,也要把自己的亲妹妹的儿子载湉立为皇帝,也就是历史上的光绪。

换句话说,也就是自从汉唐以降,凡是后妃主政的时期,因为某些当时存在的局限性,这些主政的后妃们除了自己的娘家人,其他的几乎谁也不信。

如此一来,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后妃们的“娘家人”自然是件好事,升官的升官,当皇帝的当皇帝,可是对于朝廷内外的诸位大臣来说,可就一场浩劫了。

紧要的位子都被“娘家人”们给占了,其余的人即便不要挪挪地儿,起码也得多原地踏上几步。如今这个年头,想要当官要比四百年后还要难得多,最起码也得拿出个进士的名头。

正所谓“十年寒窗苦,货与帝王家。”,这些悬梁刺股,苦读十年甚至数十年方才出头的进士老爷们,岂肯让自己手上的东西白白溜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