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荆楚帝国 > 第八十章 筑城2

第八十章 筑城2(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可不管怎么说,瓷土在这个时代已有应用,只是碍于火温,烧出来的东西会透水。火温猛然提升到1600度后,瓷器当然能烧出来,但火窑承受不了火温,改建火窑又花了许多时间;再就是瓷土挑选——熊荆要求烧出白瓷,以及上釉等工艺的改进。时至今日,瓷器在陶述、工尹刀等人看来,已经是大成了。

“有些事,不是竭心尽力就能做成的。”熊荆让两人免礼。“这是思路问题。

譬如:一物比水重则沉于水,一物比水轻则浮于水,这是表像。两士力斗,力衡则相持,力不衡则分胜负。物与水相斗,物排开水之重等于己重,则刚刚浸没;重于己重,则浮出水面;小于己重,则沉至水底。

既然物之沉浮与排开水之重有关,那铁釜也可浮于水,以铁造舟也可浮于水。同理,江海之间有水,天地之间有气。鸟飞于天是因两翅扇气,一物若能比气轻,自然能浮于空中。”

举例好几个例子,转了一圈,熊荆再道:“万事万物都有其理,只是凡人不见。若能窥知天地之理,自然能借而为用。排水之重决定沉浮乃天地之理,窥知之后可造铁舟,此为借而为用;温度乃万物成化之理,借而为用,可冶铁化铜。

磨粉之法就在我等身边,不觉不究,自然无法窥知其理,也就无以成磨粉之器。所以,竭心尽力无用,善于发现、归纳、总结、演绎方才有用。”

“也可以石为墙。”熊荆知市面上的瓴甓很贵,可混凝府的砖只是红土砖。

“亦要运石。”封人想到运输就摇头,夯土最大的优势就是就地取材。

“那就就地烧砖。”熊荆武断道,“以混凝之柱为架,砖石为墙。三层当有四丈。亦可建六层八丈、九层十二丈。”

“十二丈?”不单封人,陶述、工尹刀也惊叹不以,此完全出乎他们的想象。

“如能深挖地基,筑大支柱,十二丈轻而易举。”熊荆断然道。“以混凝法筑城,快、牢、更是高不可攀,让人望之莫及。他日再战,敌数倍于我,我若有坚城,敌不可破,敌只能分兵包围,舍城而进。如此越是深入我境,越是分兵不止,后顾有优。兵疲粮尽,只能退兵。”

熊荆很少如此长篇大论,可他说得却是至理,臣吏工师个个细听,他身后的史官则挥笔疾书,生怕漏掉一个字。

“好了。我说完了。”熊荆如此结束道。“事在人为,我相信磨粉终能解决。下面是看……”

“请大王至陶瓷府。”工尹刀说道。他知道大王善百工,一如造府就没日没夜,恨不得住在这里不走。有一次议事议到半夜,弄得太后亲来造府,故而每次安排都以悬车时分为限。

“恩。”陶瓷是牟利之器,更是华夏至宝,只是熊荆什么也不懂,只能任由工匠施为。

殷商时期便有了青瓷,这点出乎熊荆之外,他从未想到瓷器历史如此悠久。当然,这是原始瓷,有人觉得这不是瓷,而是认为最早的瓷出现在东汉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

“臣闻所未闻也。”熊荆说的东西已经超出了封人的想象。版筑之法,一版六尺,郢都城墙有几处高达到八版,即45米,但代价却是地基宽逾二十米。地基没有这么宽的地方,只能修六版,高不过1米。天下各国,八版四丈八尺的城已经是顶天的高度了,以版筑建八丈之城、十二丈之城,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今日你们已经听见了,他日你们还会亲见。”熊荆环视群臣,如此说道。“筑城之重,事关社稷。今日之难,不在钜铁,而在铁丝、磨粉和动力。铁丝和动力终会解决,这磨粉……”

用磨盘磨粉在熊荆看来是极为落后的。他不知道的是:磨盘、或者轮碾机,正是水泥工业初时所广泛使用的磨粉设备。1870年棒磨机获得专利,管磨机紧随其后,原始的球磨机起源虽然很早,但用于水泥磨制是在1893年第一台以砾石为介质的球磨机出现以后,此时距离水泥发明已近七十年。

眼下谁也没有发现粗磨水泥的问题——陶述等人没有见过现代水泥,自然发现不了;熊荆不懂建筑,只有大概的印象,可水泥生产关键全在磨粉上。

“臣自当竭心尽力,以成磨粉之器。”工尹刀和玉尹对视一样,如此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