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退兵(第3 / 3页)
雪后的黄昏天色初晴,一名身着钜甲背插令旗的赵国骑兵驰过滏水,奔向巍巍的邯郸城南门。军情紧急,南门的城门司马见状跳将起来,对着城门两侧的士卒大喊:“紧急军情,速速清道紧急军情,速速清道”
鏖战三年,紧急军情已是家常便饭,然而城门士卒仍不敢怠慢,连把正门两侧的行人车马拦住,以防庶民惊慌下冲入正门大道。腊祭在即,出入邯郸的庶民车马众多,士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些人拦住。没想到的是,那名令兵见城门两侧人群众多,竟然忽然勒马。跑的呼哧呼哧的战马聿聿嘶鸣,当即人立。
“秦……”令兵骑术高超,他的嗓音却严重失声。人群疑惑的看着他,不明他为何要如此举动。
“秦军……”令兵勒着马,提了好几次嗓子,方才尝试着道:“秦军…退矣。”
“秦军…退矣。”没有任何人反应过来,但每一双目光皆注视着他。
“敬告大王,再不退兵,李信之军尽覆也。”形势如此危急,群臣大失惊色。三国不是正在磨剑,而是已经举剑杀过来了。
“大王,臣以为当速速退兵。”熊启本想建议赵政坚守,又觉这样态度变化太大。
“大王,三年鏖战,我军已疲,不可与之战也。”李斯也急道。他想起了逗留咸阳,几乎变成秦臣的韩非,又道:“丞相之言甚是,我军当远交而近攻,先行伐灭韩国。韩国既灭,可再蚕食魏国,那时再伐赵不迟。”
“大王,齐人本怯战也。此次定是为了与荆国联姻而被迫出兵。我军若退,齐军必退。”茅焦心里已是大喜,他就希望秦军伐魏、伐韩,而不伐赵、伐齐。
“众卿皆以为当退兵?”一干臣子都是退兵的心思,赵政面无表情。
“秦军退矣”令兵迎着这些眼睛,用尽全身力气嘶喊:“天佑大赵,秦军退矣”
“然也。”群臣异口同声相答。
“退下吧。”沉默许久,赵政艰难地从嘴里吐出这三个字,看着诸臣告退。
“大王勿忧也。”卫缭留下没走,他劝慰道:“伐赵,赵人同舟共济,我不可间之也。如今我退兵而伐韩,赵国必生内乱。”
“若退兵,三十多万士卒身死而不得寸土,寡人岂能不忧?”赵政怒视卫缭,将他挥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