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收编(第3 / 3页)
缺少研究人才确实是李孔荣的软肋,他真不知道去哪里找一些对航空、以及自动控制有研究的人才。好在刚刚出大使馆的时候,商务参赞谭伯羽给了他一份最新的欧洲留学生名单,他或许能从上面找出一些人来。再就是,据说是国内有名的物理学家严济慈就在柏林,他或许能帮忙找几个能用的人才。
中国人是一个来源,犹太人是第二个来源,是以李孔荣当即问道:“我让你去找的犹太人呢?”
“……”苏珊低头沉默抽烟——犹太人没有明码标价,她嫌麻烦一个都没找。
“真是猪脑子。”李孔荣低骂了一句。他教育道:“苏珊,东方人讲究感情,越是亲密的人他们就越不乐意谈及金钱。你如果只想要提成,那非常简单,哪天公司不需要购买技术了,你就被解聘了,你与公司毫无关系。对公司而言,寻找人才和购买技术一样重要,我之所以不标明找到一个犹太技术专家多少钱,就是因为希望你能长久的成为这个公司的一员甚至是股东,一些事情你必须自觉的完成,而不是要有提成才会完成……”
“可以成为股东?”苏珊清楚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二十万英镑,这可是一笔大钱。虽然它只是个空壳,银行验资时账上的钱更是李孔荣花高昂代价(一天一千多英镑利息)短期借来的。
“他在一个农场里研究这个东西。”苏珊介绍道,“因为马德隆先生的介绍,他很高兴的接待了我,向我描述这个能飞却又没有螺旋桨的飞机。他希望我能资助他的研究,并且承诺以后有了成果,我将获得难以估量的回报。”
“资助他?”李孔荣有些奇怪,他给苏珊的命令是购买(如果保罗·施密特正被德国空军资助,那就是窃取)这项技术。资助的话……,也不是不好,钱不是问题——冯·布劳恩说他在1935年夏天之前,‘每年预算从来没有超过八万马克’[注47],那可是弹道导弹,之后因为空军大手笔投入五百万马克,想从陆军手里抢夺这个项目,然后‘需要的资金成百万成百万源源不断而来’。但问题是技术如何保密?武器要想卖得上价钱,还是独家的最好。
“还是购买下来吧。”李孔荣反复权衡了一会,感觉还是买下为好。其实火箭的机体只要试验就能获得成功,真正难的是导航设备。布劳恩的V2导弹要是没有自动驾驶系统,那也就是个烟花。既然最重要的部分要自己另外投入,那何必和德国人一起研制呢?
“买下来?”苏珊神色有些扭捏,上个月她和保罗·施密特谈的非常愉快,她也说过可以资助这个火箭项目,不想李孔荣还是要买下。
“是的,买下来。不要忘记了,我们之前目的就是买下一些技术。”李孔荣强调道。
“当然。公司上市前会对内以原始股价格发售股票,还会对一些老员工赠予部分股票。”鉴于苏珊·埃斯波西的能力,李孔荣说着后世的某些套路,打算将她这个临时工正式收编了。(未完待续。)
“可你后来又通知我说缺少研究人员,要我留意招募。”之后李孔荣只是写信或者电报指示苏珊的行动,这让她产生了一些错误的判断,比如答应资助施密特同时要求获得项目回报。
“是要求你留意研究人才,但我的意思是去找一些犹太人,他们现在无处容身!”李孔荣当然不会说自己错了。
“那现在怎么办?”苏珊说道。“我已经同意资助施密特先生,资助他的研究。”
“那就告诉他,你回来以后发现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项目,所以你准备将它的成果卖给意大利空军,所以要买下来,将其说成是意大利的研究。”李孔荣道。“如果是德国人项目,那就会损伤意大利军方的自豪感,对推销很不利。”
“那买下之后谁来研究?”苏珊是意大利人,当然清楚领袖墨索里尼的民族自豪感有多强,‘意大利军队只用意大利人发明的武器’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借口。可她现在也知道,她所效劳的这个瑞士公司仅仅是一个空壳公司,除了她以外再也没有其他人。